最近特朗普這老爺子又把自己玩脫了——揮舞了三年的關稅大棒不僅沒讓盟友乖乖交錢,反而把日本逼到“反目成仇”,連自家財政部長都在媒體上公開唱反調。眼瞅著局面失控,他又想起中國,隔空喊話要“見面聊聊”。可這出戲碼,咱們中國人早看透了套路。
特朗普這次關稅清單簡直是“精準打擊”——其他國家要么降稅要么維持原狀,唯獨日本被單獨拎出來加稅。5月份日本對美出口暴跌11.1%,貿易逆差直接飆到6376億日元,經濟直接滑向技術性衰退。更絕的是,8月1日起美國還要對所有日本產品征收25%關稅,連汽車這種日本經濟支柱都不放過。
日本首相石破茂這次徹底怒了:“日本要獨立!不受美國控制!”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去年日本為了討好美國,花上百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巨頭,還忍痛交出部分話語權。結果呢?等來的不是減稅,而是變本加厲的“加碼收費”。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他們已經連續兩個月拋售美債,連私人機構都在瘋狂套現。這哪是貿易談判,分明是把日本當提款機!
收拾完日本,特朗普轉頭就對加拿大下狠手——其他國家關稅10%,加拿大必須35%!這數字一出來,加拿大人直接懵圈:他們的農產品、汽車零件、林業資源幾乎全靠美國市場,35%的稅砸下去,除了挖礦的勉強能活,其他行業都得喝西北風。
加拿大總理卡尼直接放話:“我們將堅決反對,絕不妥協!”從3月開始,加拿大已經對1550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汽車、鋼鋁產品全部“對等反制”。更絕的是,加拿大工業部長直接嗆聲:“美國這是在傷害自己的下游產業!”畢竟加拿大的銅、木材等原材料,可是美國制造業的命脈。
海外盟友鬧翻天,美國自家后院也起火了。財政部長貝森特最近簡直成了“吐槽擔當”,不僅公開把特朗普比作“金融鱷魚”索羅斯,還暗示白宮決策“短視又危險”。更勁爆的是,美國貿易談判團隊內部直接“開打”——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里爾當著日本談判代表的面吵得不可開交,連談判都被迫暫停。
這矛盾的根源,在于貝森特和特朗普根本尿不到一個壺里。貝森特想的是穩扎穩打解決債務問題,可特朗普滿腦子都是“如何讓自己上熱搜”。為了博眼球,特朗普三天兩頭變政策,今天說要減稅,明天又要加稅,把美國經濟攪得一團糟。結果呢?美國國債突破36萬億美元,利息支出超過國防預算,財政赤字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眼看盟友反目、經濟崩盤,特朗普又想起了中國。最近他頻繁釋放消息,希望下個月和中國會晤。可這套路,咱們中國人太熟悉了——當年貿易戰打不贏,疫情時搶物資碰壁,現在又來這一套。
但這次,中國可不會輕易接招。外交部早就明確表態:“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最終只會損害自身利益。”更搞笑的是,特朗普一邊喊著要合作,一邊還在臺海、南海搞小動作,甚至限制中國購買美國農田。這種“又當又立”的把戲,三歲小孩都騙不了。
特朗普的“流量治國”模式,本質就是把國家政策當個人秀。他不在乎美國長遠利益,只在乎自己能不能上頭條。結果呢?盟友離心離德,國內經濟崩盤,連馬斯克都早早抽身而去。
現在的美國,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債務高企、通脹爆表、盟友反目。特朗普想通過關稅轉嫁危機,卻把盟友一個個推向對立面。更諷刺的是,美國對盟友加稅,反而推高了本國企業的成本。比如加拿大的木材和銅,是美國建筑業和制造業的必需品,加稅只會讓美國消費者買單。
特朗普這次“玩砸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當他把外交當真人秀,把盟友當提款機,結局早就注定。中國不會被這種小把戲左右,更不會為美國的爛攤子買單。我們要做的,就是冷眼旁觀這場自導自演的鬧劇,同時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畢竟,真正的大國崛起,從來不是靠別人施舍,而是靠自己的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