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四川阿壩縣發生了一場車禍,一輛汽車不小心沖入河中,車上連帶司機7人,只有兩名兒童的遺體被先后找到。
之后搜救隊嘗試了各種方法,剩下的5人仍舊不知所蹤。
就在家屬們快要絕望的時候,其中一位母親終于被找到了。
可讓人痛心的是,這位母親在出發前還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要陪女兒度過每一年,可如今她的女兒卻早她一步變成了骨灰,而她自己也失去了生命。
7月2日上午,四川阿壩縣通往色達的麻爾曲山路上,風景如畫卻暗藏危機。
這條路一邊是陡峭的山壁,一邊是洶涌的麻爾曲河,路窄且沒有護欄,雨季時落石頻發。
當天阿壩州氣象局發布了暴雨藍色預警,提醒山路可能有塌方風險。
然而三對母女和24歲的年輕司機并未察覺危險即將來臨,他們一行七人,帶著對色達佛學院的向往,歡聲笑語地行駛在山路上。
下午三點多,意外毫無征兆地發生。
車輛突然失控,沖出路面,直接墜入懸崖下的麻爾曲河。
幸運的是,后面一輛車目擊了事故,司機迅速報警,否則救援可能更晚。
救援隊趕到時,車輛已被打撈上來,車門和玻璃嚴重損壞,左前輪明顯變形。
令人心痛的是,后排一名小女孩已沒有生命體征。事故發生得太快,車里的人幾乎沒有逃生機會。
麻爾曲河不是一條普通的河,它更像一臺“液體碎石機”。
水流速度極快,每秒超過5米,相當于眨眼間沖出半個籃球場。
河底布滿暗礁和旋渦,水溫即使在盛夏也只有4到6攝氏度,冰冷刺骨。
這種低溫讓遺體難以產生浮力氣體,沉在河底難以被發現。
河面上漂浮的樹枝、雜物讓聲吶探測器幾乎失靈,無人機飛在峽谷上空,也只能看到白花花的水面反光,根本看不透水下情況。
搜救工作從事故當天開始,規模不斷擴大,超過600名救援人員參與,搜索范圍延伸到50多公里。
頭兩天,救援隊在下游15公里處找到另一名女孩的遺體,確認是另一位母親的女兒。
7月10日,在下游20公里處,搜救人員終于發現了一具成年女性遺體。
家屬靠她身上熟悉的衣服辨認出,這是33歲的明彩,三姐妹中最年輕的一位媽媽。
然而司機、另一名兒童和兩位母親仍下落不明。
搜救的每一天,都像在與這條冰冷無情的河流賽跑,找到的每一具遺體,都是對家屬的又一次心碎確認。
這場事故帶走了三個家庭的希望,明彩33歲,是三姐妹中最年輕的一位。她愛美,朋友說她逛街看到喜歡的衣服從不猶豫,常常在鏡子前試穿,笑得像個孩子。
她和丈夫感情很好,還有個雙胞胎弟弟,姐弟倆感情深厚。
出發前,她在朋友圈許下心愿:“每年都要陪女兒去旅行。”
可如今,女兒的骨灰已裝進盒子,她自己也在河里泡了八天,面容無法辨認。
明彩的丈夫原本計劃帶女兒的骨灰回江蘇安葬,接到妻子被找到的消息,他的情緒徹底崩潰。
而大明玉也是三姐妹之一,她在社交平臺分享了旅途的點滴,7月2日上午9點,她最后一次更新視頻,笑著介紹紅原縣的風景,氣溫只有12攝氏度。
視頻里的她滿懷期待,女兒在她身邊,畫面溫馨動人。
可誰也沒想到,這成了她留給世界的最后影像。
她的女兒是首批被找到的遺體之一,而她自己至今下落不明。
第三個家庭同樣令人心碎,堂姐帶著女兒,原本想給孩子一個開心的暑假,卻只找到女兒的遺體,母親仍未尋獲。
司機小李,只有24歲,是當地人,熟悉路況。他的家人不僅要承受失去他的痛苦,還要面對外界關于“疲勞駕駛”的猜測。
這場事故,讓四個家庭支離破碎,留下的傷痛難以愈合。
直到現在事故原因都還沒有最終定論,救援隊打撈上來的車輛顯示,左前輪輪轂變形,可能是爆胎導致失控。
但司機是本地人,熟悉這條路,出發前車輛檢查正常,一個老手會這么輕易被爆胎“帶走”嗎?
有人猜測司機是為了躲避山上的落石才操作失誤,因為當天暴雨預警下,山路落石并不少見,不過在現場并沒有找到能證明落石的證據。
事故發生后,當地增設了“前方危險”的警示牌,附近的轉經筒轉得比以往更頻繁,像在為逝去的靈魂祈禱。
而家屬們仍在等待奇跡,有人甚至想把親人的骨灰撒回河中,可連遺體都找不到,這個愿望也成了奢望。
我們在為這件事感到痛心之于,也要注意出行安全,有時候一些看似繁瑣的準備,可能就是保命的關鍵。
尤其是雨季的高原地區,落石、塌方隨時可能發生,冒險出行往往要付出沉重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