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宇琛
臨沂老板娘黃蘭(化名),可能沒想到那條介紹蛤蟆湯的抖音,會換來一張45萬的罰單。
今年2月,她在自己的小飯館“欽知坊”里,隨手拍了段短視頻。視頻里有店里的招牌菜蛤蟆湯,還有些炸蟬蛹之類的昆蟲。
視頻拍得很隨意。沒解說,沒配音,沒價格,沒地址,甚至連店名都沒提。
黃蘭只是給視頻配了段音樂,手寫了三個字:
蛤蟆湯。
視頻發出后,幾乎沒人看:
幾乎沒有評論和點贊。
一個月后,3月22日,一個電話打到黃蘭手機上。對方自稱是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說她涉嫌發布違法廣告,要求配合調查。
根據指尖新聞的報道,黃蘭當時在幾十公里外的娘家養病。她向對方解釋了情況,承諾一周內回去處理,并馬上刪掉了視頻。電話里,執法人員同意了。
然后,她就等來了那張紙。
不到3天,3月24日,一份《行政處罰告知書》,被人:
從飯店的門縫里塞了進來。
白紙黑字寫著,黃蘭的飯店涉嫌發布法律禁止的廣告,擬罰款。金額是:
45萬元。
黃蘭說,她開這個小飯館,一年也賺不到45萬。
罰款的理由有兩個。
其一是視頻內容違法。其二,也是可以從重處罰的關鍵,是黃蘭:
拒絕配合調查。
黃蘭想不通。她明明在電話里答應了一周內配合,怎么就成了“拒絕”?
她更想不通,什么視頻能值45萬。
在接到市監局電話和收到罰單之間,還有一些別的插曲。
那段時間,她的店里來過幾波特殊的客人。
十幾個人,三輛車,陣仗很大。他們不點菜,只是坐下來“做工作”,勸黃蘭去勸說一位在店里幫忙的親戚,同意當地的:
拆遷方案。
后來,還有人跑到她女兒的學校打聽孩子信息:
她被嚇壞了。
這些特殊的客人,身份也很有意思:
當地拆遷辦和市場監管局的人員。
收到45萬的告知書后,黃蘭在法定的5天內,提交了書面申辯和聽證申請。
然后,一切都靜止了。
告知書像一把劍,懸在她頭上。罰款決定既不下來,也不撤銷。她跑去市監局問,但她的疑問:
被各個科室來回踢皮球。
7月份,她不得不提起訴訟。
然后,事情在7月11日被媒體曝光,迅速上了熱搜。當晚,蘭山區聯合調查組發布了一份情況通報。
通報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故事版本。
首先,黃蘭的罪名不是“違法廣告”了,而是涉嫌發布使用:
國家禁止食用的動物蛤蟆。
通報里,它的學名叫中華蟾蜍。
通報還給出了一條新的時間線。市監局不是3月22日才發現問題,而是3月17日就立案調查了。
然后,最關鍵的信息來了。
通報說,市監局在收到黃蘭的申辯材料后,綜合了具體事實和危害程度,在5月12日,就已經決定:
不再作出行政處罰。
這個決定,據通報說,也告知了當事人。
這就奇怪了。如果5月12日就已經撤銷了處罰,黃蘭為什么還要在近兩個月后的7月初,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為什么還要被迫停業三個多月,生意凋零,心力交瘁地向媒體求助?
黃蘭和她的律師,好像沒收到這份5月12日的“不予處罰”決定。
一位律師后來一針見血地分析了市監局最初的那個操作。只下《告知書》而不下最終《處罰決定書》,是一步妙棋。因為只是一張告知書,就意味著:
可進可退。
告知書可以施加壓力,但最終決定才需要承擔責任。
事情鬧上熱搜后,那張45萬的罰單終于消失了。但官方通報里,對那十幾位去店里“做工作”的拆遷辦和市監局人員,只字未提。
通報的最后說,聯合調查組正在對該案的執法行為,開展進一步調查:
他們開始調查自己。
這個夏天,黃老板們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家產品時,可能都要掂量一下了。畢竟,不是每個老板都能像黃蘭一樣,挺到上熱搜,等來一份“兩個月前就已作出”的決定。
有了臨沂這個案例,老板們的創新之路,又多了一盞明燈。
寫于2025年7月12日
我的微信:LEELOVEPHOEBE
我的郵箱:lixunhuang@protonmail.com
lixunhuang1996@gmail.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