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alk君
大家好,我是talk君
近日,兩則揪心的新聞在家長群中快速傳播:福建一名5歲女孩游泳泡溫泉后感染“食腦蟲”,陷入昏迷;安徽一名6歲男孩在幼兒園打水仗后,同樣被診斷出感染“食腦蟲”,走路不穩、持續發燒。
兩位家長在網上發出緊急求助,字里行間透露著絕望與焦慮。
更令人心痛的是,其中一位家長描述道:“醫生好像已經給我宣判了死刑,說孩子的腦電圖基本是平的,不能自主呼吸,生命體征也在陸續減弱。”
“食腦蟲”到底是什么?夏日玩水真的如此危險?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食腦蟲”并非蟲子,而是隱形殺手
“食腦蟲”并非真正的蟲子,而是一類單細胞生物——阿米巴原蟲。它們體積微小,只有幾到幾十微米,肉眼根本無法發現,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目前對人類具有較強致病性的主要有三種:
·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通過鼻腔進入人體后,可沿著嗅神經快速抵達大腦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通過皮膚小傷口或吸入塵土進入體內
·棘阿米巴:主要引起隱形眼鏡相關角膜炎,偶爾侵襲腦組織
這些微小的生物一旦進入人體,會釋放多種蛋白酶破壞腦組織,引起劇烈的炎癥反應,導致腦組織壞死,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食腦蟲”。
感染途徑:無形中的致命入侵
阿米巴原蟲主要分布在自然水體和土壤等野外環境中,如湖泊、池塘、河流、溫泉、未氯化的游泳池和污水等溫暖淡水環境。
最危險的感染途徑是:
當含有阿米巴原蟲的淡水猛烈沖入鼻腔,蟲體可沿著嗅神經直接抵達大腦,幾乎繞過人體免疫“哨卡”,留給免疫系統反應的時間極短。
尤其是在野外游泳,阿米巴原蟲接觸鼻粘膜后,經嗅神經直接、快速到達腦組織。
其他感染途徑還包括:
·皮膚破損后接觸污染泥土或渾水
·佩戴隱形眼鏡游泳、洗澡,棘阿米巴可附著鏡片導致感染
·使用未經消毒的自來水、井水或河水沖洗鼻腔
值得注意的是,飲用被污染的水不會感染,因為胃酸可以殺滅蟲體;它也不會通過人傳人或飛沫傳播。
早期癥狀隱匿,病情進展迅速
“食腦蟲”感染的可怕之處在于其早期癥狀與普通腦膜炎極為相似——高燒、劇烈頭痛、嘔吐、脖子發硬,很容易被誤診為細菌或病毒感染。
隨著疾病進展,患者可能出現:
·持續或間斷性抽搐
·昏睡甚至昏迷
·因顱內高壓導致的惡心嘔吐
·癲癇、意識障礙、偏癱等癥狀
大約在1—2周以后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神經系統病變。
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對于致病性阿米巴原蟲尚無特效藥,患者通常來不及診斷和治療,因此感染后死亡率極高。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的死亡率高達97%以上,狒狒阿米巴感染的死亡率也超過89%。
不必恐慌,但需警惕
盡管“食腦蟲”感染兇險,但家長們不必過度恐慌。在我國,“食腦蟲”感染屬于小概率事件,發生概率較低 。
有研究表明:每百萬次暴露,僅發生大約2.6例感染。
海水因鹽度高,正規游泳池因余氯充分(≥3mg/L),這兩種環境基本“勸退”阿米巴,感染記錄極少。即使在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與阿米巴正面“相遇”的機會也微乎其微。
近年來大家感覺病例增多,主要源于2018年前后,有了NGS測序技術才開始診斷出來。
三大防護措施,讓孩子安全玩水
預防“食腦蟲”感染其實很簡單,建立三道防線就能有效避免:
第一道:遠離高風險水域
不要帶孩子野泳:池塘、小溪、湖泊、水庫都不要去,尤其避免在溫暖的死水、水淺且流速低的水域活動
選擇正規泳池:查看水質監測報告,確保余氯含量保持在0.3mg/L至1.0mg/L
避免潛水跳水:減少鼻腔進水風險
第二道:做好物理防護
佩戴鼻夾:在可能污染的水中活動時,使用鼻夾非常重要
保持頭部在水面以上:游泳時避免潛水或跳入停滯的淡水
傷口防護:皮膚有破損時,避免接觸自然水體和泥土
隱形眼鏡注意事項:不佩戴隱形眼鏡游泳、泡溫泉及洗澡
第三道:安全清潔
正確清潔鼻腔:玩水后,用瓶裝水或煮沸冷卻的自來水清潔鼻腔,不要直接用自來水洗鼻
及時清潔身體:接觸土壤后及時清潔,確保皮膚無傷口暴露
早識別早治療,關鍵時刻能救命
雖然“食腦蟲”感染罕見且兇險,但并非不治之癥。國內已有成功救治的案例:2023年,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就曾成功治愈一例感染“食腦蟲”的患兒。
黃金救治窗口期很短 ,早識別早就診至關重要。如果在溫暖淡水嗆鼻后一兩周內,出現高燒、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頸脖僵硬,甚至很快意識模糊,務必立刻就醫。
就醫時一定要主動告訴醫生:在哪個水域把水嗆進鼻子了,時間就是生命!
這個夏天,帶著科學認知和基本防護知識,孩子們完全可以快樂玩水、安全消暑。做好這三點防護,享受清涼的同時,遠離無形的威脅。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趕緊關注視頻號@一刻talks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