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江蘇新沂,一個普通的農村小院前,來了好幾位穿軍裝的領導,還有人舉著攝像機,還有警察跟隨。
消息爆出后,左鄰右舍全出來看熱鬧,到底是誰家有這么大的面子?
原來,這一天,村里的高考生周華收到了火箭軍工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送信的不是郵遞員,而是幾位正副師級的軍校領導。
有村民將這一幕傳到了網絡上,瞬間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比起火熱的評論區,更打動人心的,是站在人群后面、雙手絞著衣角的母親。
她的眼神中藏著克制的驕傲,也藏著一種酸楚。
不是每一份通知書,都值得這樣隆重。
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大學錄取通知書是一張紙,但對周華一家來說,它是改變命運的一扇門。
從小到大,周華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其學習成績從沒掉過前幾名,而且他性格沉穩,不多話,一心讀書。
周華的父親常年患病,母親就是家里的頂梁柱,所以周華格外懂事,村里人說,這孩從來沒讓人操心。
今年高考,周華考了631分,這不是江蘇最頂尖的分數,卻足夠優異。
而更關鍵的是,周華報考的是國內最難考的軍校之一,火箭軍工程大學。
這所學校光聽名字可能就讓人望而卻步,它不僅對分數要求高,還要政治審查、體檢、心理測評,經過層層篩選,才能走進這扇大門。
而更巧的是,周華是這所軍校今年錄取的第一人,通知書編號為:2025001。
所以網友說,難怪送通知書的陣仗如此之大。
當天,學校正副領導一同前往周華家中,村干部也陪著敲鑼打鼓,幾乎是一場小型儀式。
有人調侃:“這待遇,比清華北大都高。”但其實,火箭軍工程大學并不常這樣做。
他們之所以親自登門,除了看重周華的個人的表現,更因為他代表了一種價值觀,農村孩子靠實力逆襲,用行動踐行了強國必須強軍的信念。
這一年,全國上下對軍校的關注度持續升溫,尤其是在這個復雜的國際環境下,越來越多的青年愿意投身國防。
而火箭軍工程大學,肩負著培養我國戰略導彈部隊技術骨干和指揮人才的重任,對招生質量自然格外重視。
周華不僅通過了學業關,更通過了政治、身體、心理三道硬核篩選。
在很多人都在爭搶985、211的時候,他選擇了穿上軍裝,為國而戰。
當然,最激動的那個人,就是周華的母親。
鏡頭里,她站在人群后面,神情復雜,似乎有點不知所措,她沒有說一句話,只是默默看著孩子接過通知書,深深鞠了一躬。
那一刻,所有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風光,只有母親知道,這個光榮的背后,孩子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
母親深知,自己的兒子以后就是真正的軍人了,他將穿上軍裝,走進那個紀律嚴明、訓練艱苦的世界。
雖然心有不舍,可是母親依然為兒子感到驕傲和自豪。
周華說,自己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軍人。
他不喜歡城市的喧鬧,也不愿意隨波逐流,他喜歡有秩序、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
而軍校,就是他心中最神圣的歸宿。
那天,村里人都說:“這個娃真有出息。”但更多的人,是看到了希望,哪怕出身再普通,只要孩子肯吃苦,也能出頭。
火箭軍工程大學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去的地方,也不是哪個人家都能迎來這樣的榮耀時刻。
但它的出現,就像是一束光,照進了更多普通家庭的希望。
村口的鑼鼓還在響,周華已經換上了整潔的白襯衫,站在院子里,陽光灑在臉上,少年眼神堅定。
他已經準備好走進那個更廣闊的天地了。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這樣的機會,但每一個孩子都值得為夢想奔跑。
大學錄取通知書不只是幾行字,它承載著一個家庭多年的心血與期盼。
而軍校通知書更是一種信任、一份使命、一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在這個讀書無用論常被提及的時代,有人正在用行動告訴我們,知識改變命運,信念決定未來。
愿每一個像周華一樣的孩子,在遠方努力,也在成長中不忘初心。
你可能沒考上火箭軍大學,但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那個照亮全家的一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