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大概需要8分鐘
文/春風十里
來源:十點讀書會(ID:sdclass)
新生兒的到來,總會收獲無盡的祝福和期待,但這件喜事落到林依晨的頭上,就多了幾分豪門太太要靠生子,才能穩固婚姻的揣測。
臺媒報道,6月14日,林依晨順利誕下男嬰。小男孩3060克,長相俊俏,酷似父親。
兩天后,她在社媒上分享了文案《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此文一出,似乎坐實了外界對她的猜測:42歲高齡產子,只為保住婚姻。
在大眾看來,從前事事都要A+的“晨神”,該在“大女主”的賽道上狂飆猛進,但因為一場婚姻,她的雙手似是被帶上了一副“賢妻良母”的枷鎖,完美人設崩塌,實在令人惋惜。
可要成為大女主,就一定要和賢妻良母劃清界限嗎?
林依晨不這樣認為。
別人眼中的樣子,從來不是自己的追求。她想要的,是按自己的節奏,走自己的路。
01
沉重的起點
“我每天要做別人的老婆、媽媽、女兒、媳婦、員工、一個愛地球的好人,我真的是已經累到,你們懂我的意思吧?”
當40歲的簡慶芬一邊整理床單,一邊對著空氣說出這番話時,劇迷們覺得,這更像是林依晨婚姻生活的自述。
《不夠善良的我們》上映時,是林依晨邁進婚姻的第10個年頭。
這10年的跨度里,外界視角里的林依晨,凌晨4點準備早點,給公婆請安,7點多送公公上班,婆婆逼吃青蛙求子,和老公分隔兩地……
之所以如此“卑微”,外界揣測,是因為結婚7年沒生子。
大眾心疼林依晨,也替她不值:這個兩度獲封“金鐘獎視后”的女演員,怎么就和“賢妻”這個詞捆綁在一起了呢!
學業好,事業好,人品好,一部又一部的好劇,更讓外界夸贊她是“女版江直樹”。
和江直樹不同的是,林依晨堪稱“模范”的人生,是從一個不夠完美的原生家庭開始的,她“固執又追求完美”的性格,更是與母親一脈相承。
林依晨還記得,兒時自己和弟弟被欺負,母親是一個可以拿著棍棒,沖到對方家中的“彪悍小姐姐”。
上高中的時候,林依晨意外得知父母早已在自己5歲的時候分居,并在不久前離婚。
離婚后,普通工薪族的母親為了給姐弟二人更好的生活,欠下了三百多萬的信用卡債務。
再后來,母親小腦中風,養家的責任就落在了林依晨的頭上。而父親在她斑駁的記憶里,只剩下了和母親離婚后,走出家門的背影。
林依晨知道,世界很熱鬧,但自己“沒有什么可以讓我依靠,我必須靠自己”。
17歲的時候,還是高中生的林依晨報名參加了《臺北捷運報》舉辦的“美少女比賽”。
她參賽的目的既不宏大也不復雜:拿份獎金,給弟弟買電腦。
令她驚喜的是,自己那張可愛的娃娃臉,以及活力明媚的笑容,精準地詮釋了“美少女”的形象,她不僅斬獲了那次比賽的冠軍,自己沉甸甸的命運也就此有了轉機。
接戲、拍廣告,且隨著知名度的提升,林依晨演藝事業的局面也就此打開。
3年13部電視劇,林依晨成了圈內有名的“拼命三娘”。
拼命演戲,一方面讓非科班出身的林依晨打磨出精湛的演技,另一方面,也讓她的身體亮出了紅色信號。
02
“我超累的!”
2008年對林依晨來說,是悲喜交加的一年。
喜的是,她憑《惡作劇之吻》,成了偶像劇史上折桂“金鐘獎視后”的第一人;令她悲恐的是,長年累月的無休拍戲,自己被診斷出了“蝶鞍部囊腫”。
醫生解釋,“蝶鞍部囊腫”是一個長在腦下垂體的良性腫瘤,多見于像林依晨一樣事業心強的年輕女性。
那時二十多歲的林依晨既想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大學的課程,又想到劇組拍戲,掙錢養家。
一個也不想落下的林依晨,除了犧牲睡眠時間,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超累的!我連做夢都在盡義務,甚至在想哪個粉絲沒簽到名,我還要回頭去找他……我知道那是夢,可就是以為是真的……我夢里還經常答考卷,從頭到尾寫不完,要早上6點起來,累死我……”
有一次拍戲,林依晨要被倒掛在城門投水,然后跳海,可過程中出現了意外,她的眼周血管爆裂。
那次危險經歷,讓林依晨猛然意識到,演員有時也是一個行走在剃刀邊緣的職業,自己又經常從高樓上吊威亞向下跳,未來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她無法預料。
于是23歲那年,林依晨留下了一封遺書,為母親和弟弟安排好了后路,自己則孤身一人,在不同的角色和世界里,闖蕩江湖。
盡管疲憊不堪又危機四伏,但林依晨還是熱烈地愛上了表演。
但因為非科班出身,也沒有可以兜底的人,二十多歲的林依晨在戲里收放自如,戲外卻焦灼緊張。
她有一個“八色劇本”,里面是8種不同的記號筆做的標注,哪里該情緒轉換,哪里的眼神要變……
她試圖用這樣的勤奮,來彌補自己專業上的不足,緩解自己的不安。
但有時候,那張娃娃臉,還是會被評價為“太像小孩子啦,跟角色距離太遠”。
為了不給別人挑剔的機會,她反求諸己,吃沙拉,吃水煮菜,甚至催吐,就是讓自己看起來纖細一些。
《惡作劇之吻》的導演翟友寧說:“林依晨一直是一個律己甚嚴的人,嚴到,在某些時刻會對周遭的人也是一種壓力,如果我們不夠認真,那是不是有一點對不起她”。
因為太累,又無法大快朵頤地享受美食,林依晨沒有情緒宣泄的通道,以致于變得不那么“湘琴”了,連導演都抱怨:“你知不知道你個性變好冷,工作人員都不敢靠近你。”
但林依晨只能有氣無力地告訴導演:“抱歉導演,我下一部緊接著就要去演黃蓉了,我真的不能胖哦”。
那時的林依晨,留給外界的印象,是好女兒、好姐姐、好學生、好演員,更是完美的化身。
但事實上,為了維系這樣完美的形象,林依晨是在緊張、焦灼,和忍耐中度過的。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大約10年,直到收到了醫院的診斷書,林依晨才打算和“完美”二字解綁,和自己的身體和解:“不要把它當成是累贅,而是要當成一個并肩同行的戰友”。
03
改變與轉型
2009年2月,林依晨接受了手術,休整了兩年。
兩年的時間里,她沒有徹底“罷工”,看片子、讀小說,“操練自己的身體和聲音”,讓自己保持對人物的敏感。
做演員,一定要定時磨刀,把自己的感知磨得敏銳,這是林依晨成為一個好演員的密鑰之一。
所以手術恢復時期,閑不下來的林依晨出了一本書,還在舞臺劇《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里扮演了一個不那么重要的角色。
強度遠不如從前,但林依晨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已經“開始柔軟地做改變”了。
遇到程又青的時候,林依晨已經褪去了袁湘琴身上的稚嫩和單純,眼神里的復雜,言語中的斟酌,都在呈現程又青渴望被愛,但又不夠自信的矛盾與掙扎。
程又青的原生家庭里,有林依晨的影子;詮釋這個角色的時候,林依晨也正在談戀愛。
吵架,和好,猶疑,直到分手。
林依晨說:“可能你還很愛一個人的時候,有些東西會被蒙蔽住,或者假裝不去看到。”
但李大仁告訴她,你和他在一起,可以舒舒服服地做自己,才是對的人。
林依晨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合拍的程又青和李大仁會在一起,而自己的這段錯位的戀愛似乎不會持續很久。
果然,戲還沒拍完,林依晨就分了手。
《我可能不會愛你》里,有一句很經典臺詞:生活并不完美,但并不代表它不美。
是的,戀愛雖告罄,但平行時空里的程又青,將“金鐘獎視后”的獎杯,為她收入囊中。
更重要的是,隨著駕馭影視劇題材能力的上升,林依晨從最初對表演的那份熱愛,已升華至一種使命:作為演員,應該帶領觀眾看到這個世界和人性的復雜。
她曾將自己探索到的這份使命,分享給了胡歌。
后來胡歌傷愈歸來時,無論是延期拍攝的《射雕英雄傳》,還是轉型之作《偽裝者》,抑或是講述江左梅郎的權謀故事時,他始終都記得林依晨對他說過的話:“演戲是一個探索人性的過程,我是在用生命演戲”。
使命,本不是一蹴而就就能達成的,它的實現,需要量的積累,但更需要一個“自悟”的過程。
所以在事業的第二次高潮來臨后,林依晨沒有像從前一樣乘勝追擊趕赴下一個戲約,而是選擇了去美國讀書,深化自己的表演生命。
國外求學的日子很艱難,被歧視,被摔本子,被當眾否定……和她同去求學的言承旭差點堅持不下來。
但天性樂觀的林依晨在日復一日的打擊中,也正視了自己在表演上存在的問題:太安全,太保守。
從前,她行走在偶像劇的舒適區里,后來的程又青,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她當時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
林依晨覺得,無論生活還是事業,自己都該有所改變了。
所以2014年,林依晨一回來,就在年底和林于超低調完婚。
婚姻期間,她大膽嘗試了大尺度電影《234說愛你》,一年后,接連三部電影相繼上映,2023年,她和周渝民、阮經天主演的《車頂上的玄天上帝》也在大灣區如期上映。
可比起林依晨的轉型,外界似乎更關注她生活上的巨變。
04
結婚后……
為了備孕,推掉的戲份片酬加起來都能買3棟樓……婚后傳遞到外界的種種信息,似乎又讓林依晨的“幸福”變得影影綽綽。
林依晨曾發了一篇名為《我不卑微,他也不渣》的長文,力圖扭轉外界對婆家的攻擊。
但這樣的婚內關系,任憑林依晨如何澄清,在外界眼中,都充斥著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復雜與不堪。
有一次作客《康熙來了》,林依晨說,林于超最讓她感動的承諾是,如果自己不在家,她可以隨時回娘家住。
網友很心疼林依晨:連回娘家,都需要老公批準。
盡管在外界看來,林于超給林依晨的,遠不及林依晨對他的付出。
但婚姻這件事,有人愛財,就會看重對方的物質條件;有人需要溫暖,就會尋找一個會關心她的人;有人需要靈魂伴侶,則會更在意是否和對方在精神上實現同頻共振。
總要圖對方點什么,是婚姻的先決條件之一。
林于超表達出的理解和關懷,于林依晨而言,是一種可以治愈當初獨自打拼留下創傷的“特效藥”。
后來在接受《人物》的記者采訪時,林依晨也透露了自己上一段戀情分手的原因:對方并不能理解自己的工作。
而自己嫁給林于超的10年里,她有7部電影上映,3部電視劇問世,還嘗試做起了制片人。
從這一維度看,林依晨在將重心轉移向家庭的同時,演藝事業也沒有就此停擺。
“每個人對于婚姻關系的思考跟定義是不一樣的。身為另一半我們進入婚姻其實很多時候是伙伴關系,這個伙伴能不能幫助你分擔生活上、工作上的重量或責任……”
所以無論外界如何唱衰,甚至有些怒其不爭地評價林依晨是戀愛腦,但在林依晨的婚姻里,林于超就是那個能滿足她婚姻需求的人。
這是林依晨對婚姻的理解,也是她對簡慶芬的理解。
剛剛拿到《不夠善良的我們》劇本時,經紀人沒有告訴林依晨要演繹哪個角色,但看完完整的八集劇本后,林依晨的“心里就更偏向簡慶芬”。
“這個角色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在這個階段的女性,大部分可能就是被工作、婚姻和家庭捆綁著,我們會做不同的取舍和選擇”。
很多人無法理解簡慶芬的選擇,隱忍、付出、猜疑、掙扎……最終卻還是蜷縮回那個并不愛她的男人的身邊。
當追求自我成為時代主流話題的語境下,簡慶芬的結局顯然不夠主流。
但在林依晨看來,這樣不夠完美的結局在現實生活中,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很多女性的身上。
大女主盛行的當下,“簡慶芬處境”似乎成了一個反面案例,被很多同一處境下的女性選擇性屏蔽。
林依晨或許也有過“簡慶芬時刻”,但她并不避諱傳達,因為身為演員,她始終記得自己的使命:演戲是一個探索人性的過程。
05
賢妻良母又怎樣
契訶夫筆下有一個叫妮娜的角色,曾多次出現在林依晨的傳記中:“我們的事業——無論我們是在舞臺上表演或寫作,都一樣——重要的不是榮耀、出名,不是我所夢想過的那種東西,而是要能容忍,并且要有信念。”
她樹立了和妮娜一樣的終極目標。
但因為時間有限,她只能留下兩件事:拍好的角色,照顧好自己在乎的人。
如果兩件事有沖突,林依晨則傾向后者,因為她覺得“比起消失在大眾視野中,消失在家人眼中比較恐怖”。
盡管在外界看來,“賢妻良母”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她在演戲上的能量,但又怎樣呢?
“大女主”的路上雖有很多人,但不是每個女性都只能在這條路上,才能找到成為自我的途徑。
因為我們要遵從的,不是“大女主”這個概念,更不是別人期待的樣子,而是自己的內心。
就像《BJ單身日記》的主演蕾妮·齊薇格之前說過一句話,我寧愿跌跌撞撞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樣子,也不要接受眾人的掌聲,卻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參考資料:
極目新聞《42歲林依晨平安順產二胎!經紀人:兒子長得像爸爸》
人物《林依晨:我超怕聽到「依晨很乖」》
*作者:春風十里。本文首發于十點讀書會(ID:sdclass)。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我最近在短視頻里穿的吊帶,其實不都總是吊帶裙,還有吊帶衫。今天推的這件V領緞面背心,也是基本款、經典款,買一件又可以盤活衣柜里好多衣服。
仿真絲緞面觸感如真絲般絲滑,完全符合"看起來貴,但不用力過猛"的法式穿衣哲學。仿真絲材質亢皺性強,機洗后懸掛晾干即可恢復平整,出差旅行塞行李箱毫無壓力。
大V領設計非常「顯瘦天花板」,縱向拉長頸部線條,微胖的姐妹穿起來完全沒有壓力。一共有10種顏色可選,全是純色系,穿多久都不過時。
穿起來不悶不燥、若有似無,薄而不透,超級涼快。可外穿可內搭,非常好搭配衣服。價格也不貴。我個人覺得這種經典款還是挺值得買一兩件放著的。
大家戳這個超鏈接可以了解更多詳情:《》,掃碼下方二維碼可購買。
這雙健步鞋才賣59,我也是驚了,感慨產能已經過剩到這種地步了嘛。整雙鞋防滑鞋底+舒適+輕便透氣,很適合買給老人家,但我自己也拿來穿了。
它的特點就是:輕!軟!透氣!3D一體飛織工藝,整個鞋子沒有一個接口。鞋面整一個就是輕盈柔軟,輕的和手機差不多重,逛2小時超市腳都不脹,暴走不累腳不磨腳。夏天穿不易悶腳汗、悶腳臭。
鞋底采用的是運動大牌常用的材質——高密度的PVC材質。隨你怎么彎、折、扭,它都會像塊橡皮一樣快速回彈,減震能力也強,能給腳掌足夠的支撐力和回彈性,走起路來不擱腳。
大底設計,接觸面積增大,站著很穩當,降低跑步時崴腳的風險;長時間行走也不會導致肌肉/關節勞損,減少對老年人膝蓋的磨損。還有Q彈的鞋墊。
鞋子是魔術貼設計,無需系鞋帶。穿脫非常方便,不用彎腰。而且魔術貼設計,松緊隨自己調節,即使穿的厚襪子也不擠腳,穿起來很舒服自由~
女款有黑色 紅色 ,尺碼在36-41碼范圍。男款有黑色 灰色 藍色,尺碼在39-44碼范圍。出廠前都會經過檢測,確認質量沒問題才會售賣:廠家直發59元/雙(同樣的質量,支持你隨意去比價)。
大家戳這個超鏈接可以了解更多詳情:《》,掃碼下方二維碼可購買。
↓點擊卡片進入店鋪,胖羊親自測評的產品
日常優惠活動正在進行中↓
售后請聯系客服微信:nabian7766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