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尹錫悅的掌權陰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被戳破之后,近乎所有人都認定,李在明將成為新一任的韓國總統。而在后續的選舉當中,李在明也不忘重負地登上了總統寶座,直接讓韓國的政策出現180度的大轉向,不僅不對中國的臺海事務頤指氣使,還對特朗普所征收的“對等關稅”秉持強硬立場。
結果就是在前幾日,特朗普一怒之下直接宣布對韓國征收25%的高額關稅,引發兩國關系的全面震蕩。而隨著更多信息的披露,李在明的“獨立自主”之夢,似乎遠不止在貿易問題上,甚至還想徹底將韓國變成一個正常的現代化國家。
韓國即將拿回戰時指揮權?
根據韓國朝鮮日報在7月11日的報道稱,韓國總統李在明在10日主持了首次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檢討在國家安全領域上的一系列問題,并聽取韓國國防部的相關報告。
而在會議結束之后,一名韓國高級官員向該媒體透露,目前韓美兩國在談判移交戰時指揮權的相關議題,這是本屆政府推進的重要事務,美國方面的態度也“并沒有那么消極”。
同時,移交戰時指揮權也符合特朗普政府“集中精力對付中國”的根本目標,但由于此事涉及了駐韓美軍“調整與縮編”,所以有很多“需要慎重對待的復雜情況”。
這里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與其他的正常國家不同,雖然韓國軍隊名義上對韓國總統負責,但目前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卻依舊在韓美聯合司令部的駐韓美軍司令手上。
從2010年之后,隨著韓國現代民族意識的覺醒,歷屆韓國政府都曾有過收回指揮權的相關探討,但最終都未能成功,而完成此事,也是李在明競選期間向選民作出的重大政治承諾。
李在明的嘗試能成功嗎?
從宏觀角度上來說,李在明的一系列舉措,實際上就沖著減輕美國影響而去的。李在明在上臺之后,就向朝鮮方面釋放出了較為積極的信號,直接將半島爆發沖突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點,由尹錫悅引起的緊張關系可以“翻篇”了。
而在收回戰時指揮權之后,一線韓軍在邊境的行動,也不會再受美國方面掣肘,因為在過去幾十年時間當中,美國方面之所以不歸還戰時指揮權,一大理由就是認為韓軍無法獨自應對“北方威脅”,但若是半島南北真的能夠握手言和,美國方面也找不到切入點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李在明選擇在這個時候向美國討要戰時指揮權,實際上也拿準了特朗普的心態,在中美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美國駐韓第八集團軍的重要性正在不斷縮減,先前就曾出現過縮減兵力的情況,而這種“松動”,恰恰就是李在明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