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智駕技術,已成為高端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汽車大佬正加速向 “華為系” 傾斜!
前有上汽轉變了態度,和華為合作第五個界。如今,廣汽董事長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他專門飛到深圳見任正非,就是為了跟華為深化合作,共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你想啊,一個萬億級車企的老板,專門登門拜訪,這背后藏著的信號太明顯了:現在搞汽車,尤其是高端車,離了華為的智駕,好像真有點玩不轉了。
為什么這么說?
你看華為智駕系統,暴雨天能精準識別加塞車,逆光下能盯住橫穿馬路的自行車、電瓶車或人,這種極端場景下的穩定性,已經成了高端車主的“剛需”。
現在,30萬以上的高端車,一半都裝了華為這套智駕,不是沒有道理的 —— 用戶買賬啊,畢竟誰不想開車更安全、更省心?
更關鍵的是,傳統的車企,即便是大佬級別的,想自己搞一套能打的智駕系統,實在是太難了。
你看比亞迪夠牛吧?自己搞DiPilot的同時,還在跟華為合作智能化這塊。小鵬、理想這些新勢力,每年砸幾十億研發,在某些場景下確實厲害,但論全場景覆蓋和用戶信任度,跟華為比還是差點意思。
主要是因為,華為的玩法早就升級了,不是賣個芯片、算法就完事。它給車企的是一整套解決方案:從智駕系統到鴻蒙座艙,甚至連銷售渠道、用戶運營都能幫上忙。
問界汽車就是靠這套模式年銷快 40 萬了,如今的賽力斯,是不是從麻雀變成了鳳凰?這和華為智駕技術息息相關,那么,誰看了不眼紅?
所以,再回來看廣汽的做法,是聰明的:它直接跟華為聯手搞 “華望汽車”,打造30萬級高端市場創新產品。這是要站在華為的肩膀上,跳過研發坑,直接切入高端主戰場。
當然還有一點,在智能化汽車時代,華為靠著“不造車”的定位,反而成了最受歡迎的“技術合伙人”—— 你專心造好車,智能化這塊我來兜底,這種分工模式,正在催生出一個越來越龐大的 “華為系” 陣營。
未來,當越來越多車企選擇跟華為深度綁定,你會發現,中國汽車的智能化競爭,慢慢就成了 “華為系” 和 “非華為系” 的較量。
這不是誰依附誰,而是產業升級到一定階段的必然 —— 誰能最快整合最頂尖的技術資源,誰就能在新能源下半場跑在最前面。大伙說說,是不是這么一回事呢?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