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開對韓國施壓,要求韓國和美國一起,公開對付中國。與此同時,不到24小時,中方直接回了一句話。特朗普具體是如何對韓施壓的?中方又到底回了哪一句話?
據多家媒體報道,日前,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政策局局長張成吉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韓國加入美國,共同在造船業等領域遏制中國。很顯然,特朗普政府的這一做法,擺明了就是在向韓國施壓,要求韓國和美國一起,共同對付中國。
有專家分析稱,美國此番舉動,有著多方面的考量。在經濟層面,近年來中國造船業發展迅猛,在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斬獲了全球 70% 的造船訂單,而韓國僅占 17%。中國造船業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對美國相關產業構成潛在競爭壓力。美國試圖通過聯合韓國,在造船業領域打壓中國,以維護自身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重振其本國的造船業。特朗普上臺后,一直將 “美國優先” 作為核心議程,遏制中國航運業成為其重要目標之一,他妄圖通過行政手段和拉攏盟友,重塑全球造船業格局,讓美國在這一領域重新占據優勢。
從政治與戰略角度看,美國將韓國視為其在亞洲的重要盟友,試圖強化盟友體系,構建對中國的包圍圈。在當前中美關系復雜敏感的背景下,美國不遺余力地在各個領域對中國進行遏制與打壓。在軍事、供應鏈等方面,美國已積極推動美日韓三邊合作,連續舉辦戴維營峰會。如今在造船業領域,也想拉韓國入局,進一步從經濟、產業層面削弱中國的影響力,鞏固其全球霸權地位。美國感受到中國在造船業市場份額增長帶來的危機感,便將韓國當作實現其戰略目標的一枚棋子,不僅要求在造船業合作,還提及將韓國納入遏制中國的 “其他領域” 措施,作為造船業雙邊合作的 “前提”,意圖打造一個全方位圍堵中國的聯盟網絡。
對于韓國而言,美國的這一要求使其陷入兩難困境。一方面,韓國與美國保持著長期的同盟關系,在軍事安全、政治外交等方面對美國存在一定依賴。若拒絕美國的要求,可能引發美國的不滿,進而影響到美韓同盟關系,在軍事安全保障、國際政治支持等方面對韓國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攪黃正在進行的美韓經貿談判。
但另一方面,韓國若答應美國的要求,與美國共同遏制中國造船業,同樣將面臨嚴重后果。中國是韓國重要的貿易伙伴,中韓在經濟領域聯系緊密。在造船業方面,中韓雖存在一定競爭關系,但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與產業鏈互補性。韓國若聽從美國指令,參與對中國造船業的遏制行動,必然會損害中韓關系,導致中國市場對韓國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抵制,使韓國企業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份額,沖擊韓國的經濟利益。
與此同時,不到24小時,中方直接回了一句話。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針對此事明確回應稱,“中國支持各方通過對話協商處理經貿問題,但任何協議和談判都不應損害第三方利益。”毛寧的回應既點明了經貿問題的解決之道,也劃出了明確底線。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造船業的發展本應遵循市場規律,而非淪為地緣博弈的工具。韓國若被綁上美國的戰車,看似暫時穩住了盟友關系,實則會親手割裂與中國的產業鏈紐帶。
中國始終以開放姿態推動國際合作,既不會因外部施壓放緩發展腳步,也不會容忍不公平競爭破壞行業生態。各國產業的興衰終究取決于自身實力,任何試圖以聯盟形式搞排他性圍堵的做法,只會擾亂全球產業鏈,最終反噬參與者自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