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征求許可,規范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新聞周刊7月11日報道曾幾何時,喬·羅根(Joe Rogan)、蒂姆·迪龍(Tim Dillon)和安德魯·舒爾茨(Andrew Schulz)是美國“另類右派”文化的中堅力量。他們用嘲諷主流、挑戰權威的語言風格,成功聚攏了大批年輕、反建制、男性選民,也為川普的勝選造勢添磚加瓦。
但現在,他們卻開始集體質疑:那個曾誓言“抽干深層政府沼澤”的川普,是否已經成為體制的一部分?曾經以“揭露精英”為旗號的他,如今卻在與精英勾連、與“舊政治”妥協?
圖:新聞周刊截圖
從鐵桿支持到公開批判
在7月10日的《Flagrant》播客節目中,舒爾茨語出驚人地表示:“現在唯一真正‘美國優先’的政黨,恐怕是民主社會主義黨?!?br/>
他提到伯尼·桑德斯和紐約州議員Mamdani等進步派人士,盡管理念激進、不盡可行,但“他們起碼是在為本地人謀福利”,“這才是我關心的”。
這樣的轉向在保守圈引發轟動,也折射出美國“男性播客圈”(俗稱manosphere)正在經歷一場深層的政治幻滅。
羅根不滿移民政策,“抓工人不是正義”
作為影響力最大的一名,喬·羅根已多次炮轟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稱ICE突襲行動“簡直瘋了”——不是去抓幫派、毒梟,而是“在工地抓工人、在Home Depots門口揪園丁”。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6月30日,羅根在與UFC總裁Dana White及川普共進晚餐時,當面表達了對移民政策的擔憂。他隨后在節目中繼續抨擊:“你不能因為寫了一篇政治評論就把國際學生驅逐出境?!?br/>
喜劇演員也轉向:支持變成諷刺
喜劇演員戴夫·史密斯(Dave Smith)曾是川普的堅定支持者,如今公開“道歉”,并在節目上直言:“他應該被彈劾?!逼淅碛墒谴ㄆ赵谝晾收呱系谋撑选?br/>
舒爾茨和蒂姆·迪龍也相繼開火。舒爾茨說:“他競選時說的每一件事我都相信他想做,但現在他在干的事情,全是相反的?!彼毖宰约和读舜ㄆ?,但并未投票支持“加預算、打更多海外仗”。
“如果這就叫勝利,”迪龍冷笑,“那咱們這艘船到底誰在掌舵?”
而迪龍則嘲諷洛杉磯的移民鎮壓場景“宛如末日大片”,更把佛州拘留所比作“鱷魚監獄”和“虎王秀”。他早期曾建議政府重點打擊犯罪分子,而非“把所有工地上的人一鍋端”,卻被無視。
“愛潑斯坦檔案”成最后一根稻草
但最致命的打擊,來自于川普政府對愛潑斯坦案件的處理。
7月8日,美國司法部重申愛潑斯坦自殺結論,否認存在“客戶名單”。而這恰恰是川普早期支持者最執著追問的核心問題之一。社交媒體上,連馬斯克都發文質疑:“如果川普不公布名單,人民又憑什么信任他?”
羅根發布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貼文,舒爾茨則更直接地指責政府在撒謊: “你要隱瞞一件事,就得撒一連串小謊。對美國人撒謊,不叫‘美國優先’。”
最尷尬的是前保守派播客主持丹·邦吉諾(Dan Bongino)。他在川普第二任內進入FBI,曾大肆宣傳“愛潑斯坦檔案將震撼政壇”。但在閱覽官方檔案后,他改口稱“確實是自殺”。
這一表態惹怒了川普最忠實的選民。有人指責他“掩蓋真相”,邦吉諾甚至考慮辭職。而他的盟友——著名主播梅根·凱利則轉向支持邦吉諾,并呼吁司法部長邦迪應為此下臺。
當“反建制”成了“建制派”?
這場“右派內部的背叛”并非偶然。從播客到街頭,從移民政策到愛潑斯坦事件,原本堅信川普“與沼澤對抗”的年輕男性群體,開始意識到——這位總統或許并沒有他們想象中那么“清白”。
“America First”,如果不再代表人民,而只是另一個掩蓋真相的口號,那些曾經最響亮的吶喊者,也終將掉頭而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