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攝像頭,咋確定車頂的墻皮是我們這兒掉的?”
“不賠錢,我就去法院起訴!”
天津市南開區寧發陽光公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里,一場調解正在進行。雙方各執一詞,眼看又要吵起來。
“大家先別急,吵架解決不了問題,咱們慢慢把事情理一理。”調解法官傅美蘭的一番話,讓雙方冷靜下來。
原來,市民陳金橋(化名)將汽車停在寧發陽光公寓社區底商飯館旁邊,出來發現車被脫落的墻皮砸到。想找物業公司賠償,物業公司認為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應該擔責。于是,陳金橋找到南開區體育中心街道,要求調解。體育中心街道綜治中心立即聯系寧發陽光公寓社區。
“請外援,法官來調解更有說服力。”了解情況后,社區黨委書記周杰在“悅來先鋒”實踐活動平臺填寫了“民情快遞單”。
去年4月,南開區成立“悅來先鋒”實踐活動平臺,探索精準、動態、常態的干部下沉機制和調度程序,助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南開區機關單位黨員進一步改進作風,不斷創新機制,主動對接12個街道171個社區,常態化走訪調研,為居民和企業辦實事、解民憂。
對口寧發陽光公寓社區的是南開區人民法院,法官們常到社區開展法律咨詢、普法活動。
收到“民情快遞單”后,南開區人民法院立刻安排法官傅美蘭參加調解會。
拿出3例相似案件裁判文書,傅美蘭詳細解釋案件訴訟的難點——
證據標準要求嚴格,獲取成本較高,最難的是侵權責任的劃分:車主停車位置是否合法?脫落墻皮所屬建筑產權是公產房還是私產房?建筑是年久失修還是正常損耗?是否盡到法定注意義務……
即使經過確認,管理方需要承擔責任,還涉及責任劃分、賠償金額標準確定……快也要幾個星期,慢的話得幾個月。“桌前和解,當天就能了結。”傅美蘭說。
火氣慢慢降了下來,雙方意見達成一致,簽字和解。
“原來擔心社區可能會偏向物業,一進門看到法官,顧慮就打消了。”陳金橋坦言。
“有專業人員助力就是不一樣!”周杰感慨,社區人少事多,專業力量不足,以往遇到糾紛調解經常久拖不決。
一張“民情快遞單”,搭起聚民心解民憂的橋梁。除了法院,社區調解室現在還有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等力量參與,合力解決基層治理難題。
南開區還建立了街道社區黨組織與機關黨組織的“雙向評價”制度,每半年進行一次評價,評議結果將作為機關黨組織年度考核和社區黨組織評星定級的重要依據。
“引導黨員干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南開區委組織部部長李建國介紹,今年4月以來,南開區各單位依托“悅來先鋒”平臺解決群眾、企業問題710余件。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3日 01 版)
本報記者 龔相娟 李家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