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還是相當迅猛的,其中在技術迭代層面表現最突出的,還是純電車型,尤其是在電池技術和充電技術方面,進步還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之前比亞迪發布了兆瓦閃充的充電技術和支持1000V、1000kW的車型之后,讓我們看到燃油車“覆滅”的喪鐘已經敲響,因為將500公里的補能時間壓縮到6分鐘之內,已經和燃油車加油沒啥區別了。所以等到兆瓦級別的充電樁普及完成,國內汽車市場,又將是一場“血雨腥風”。
但是即使國內的純電車在充電速率已經達到5C、6C乃至10C的高度了,但是很多小伙伴對于純電車型依然缺乏信任感,核心還是動力電池的續航達成率,以及充電效率的穩定性不足。很多人都在等待固態電池的出現,畢竟這幾年,國內外很多廠商大力渲染固態電池的優勢,讓很多人對于現在的鋰電池,嫌棄得直呲牙。
7月10日,國內電池制造商欣旺達在投資互動平臺上正式確認,公司計劃在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態電池產品,并在2027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態電池,而這一官方表示,是針對之前投資者對公司總裁梁銳有關固態電池進度的回應。
按照欣旺達方面的說法,公司從2015年前后開始布局固態電池,至今已經有接近10年經驗積累,如今已經實現了320Wh/kg和360Wh/kg能量密度電池的小批量量產,并且裝載在百公斤級無人機上進行裝機載重測試飛行。
之前我們有過表述,國內其他電池固態電池廠商對成本的測算顯示,量產之后一般的車型,可能價格都在30萬元以上,因為固態電池的成本很高,會導致電池成本在整車成本中的占比“奇高”,可能現在賣15萬左右的純電車,加了固態電池之后,價格就會飆升到30萬級別。
但是按照欣旺達方面的測算,計劃將固態電池的價格壓縮至2元/度以內,要比現在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的成本還要便宜很多,尤其是相比于三元鋰電池,便宜一半還有余。搭載欣旺達固態電池的車型,價格可以壓到15萬元左右,當然這只是欣旺達方面的計劃,最終能不能實現,還要看最終量產車的價格了。
如果欣旺達能夠在明年實現固態電池的量產,以及將價格壓縮到2元/度以內,對于整個汽車行業都將產生不可估量的沖擊,尤其是對于燃油車來說,更是滅頂之災。
原因很簡單,按照相關數據,搭載固態電池的車型,續航能拉到800公里起步的水平,電池稍微大一點,就超過了1000公里,充電速度可以參考比亞迪兆瓦閃充,5分鐘400公里那種水平。然后對高溫、低溫的適應性更強,續航達成率也要高出很多,如果加上價格便宜,那么燃油車沒有續航焦慮的最后“堡壘”將被徹底打破。
從目前情況來看,海內外多家主機廠、電池供應商都在固態電池領域有所動作,包括豐田、奔馳、比亞迪、寧德時代等等,這些廠商在固態電池的“節奏”方面,也都保持了基本一致,那就是2026年—2027年實現小批量量產,之后再進行規模化量產,包括欣旺達也是一樣。但是到時候能不能看到量產車型問世,就是一個問題了,而且很多小伙伴也懷疑,現在這些電池廠商渲染固態電池的量產節奏,是不是在有意向市場釋放利好信息,用來拉動股價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