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近日,由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論與發展專業委員會、貴州師范學院主辦,貴州師范學院地理與資源學院、貴州省鄉村振興研究院、貴州山地研究院承辦的“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論與發展專業委員會2025年學術年會”在貴州師范學院舉行。本次年會以“生態經濟與綠色發展”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國內外的生態經濟學領域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共同探討生態經濟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
年會現場。
本屆學術年會與貴陽生態文明論壇同期舉行,年會匯聚國內外生態經濟學界頂尖專家學者、青年代表發表演講與交流,探索生態經濟學學科理論發展的關鍵命題。理論與發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林綠主持開幕式,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全國政協委員杜志雄,貴州師范學院校長、全國政協委員王蜀黔,貴州師范學院地理與資源學院院長羅緒強,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副理事長、理論與發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毛顯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貴州師范學院校長、全國政協委員王蜀黔致辭。
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致辭。
年會主旨報告由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呈現了生態經濟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季曦副教授探討了“有限替代下的可持續福利衡量”問題;中國農業大學趙桂慎教授分享了“生態文明科學體系與創新實踐”的見解;北京科技大學孫華平教授則聚焦于“跨區域新能源現貨交易與綠色創新”。此外,貴州師范學院李松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吳健教授、江西財經大學黃和平教授等也分別就喀斯特山區生態經濟系統、生態補償理論與實踐、基于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生態經濟學理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年會主題報告既有構建中國自主生態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思考和探索,也有區域新能源交易、藍色金融、生態保護補償等綠色政策與工具創新的經驗凝練。
年會設置了三個平行論壇,分別圍繞“市場機制、環境法規與低碳轉型”“綠色轉型路徑與產業低碳化”以及“生態補償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三大主題展開。來自樂山師范學院、南京林業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機構的多位青年學者結合具體研究案例,聚焦生態經濟學的區域實踐創新、制度路徑解讀、市場機制影響等方面,展現了來自全國各地研究者的案例剖析、經驗凝練和范式總結,代表了中國生態經濟學界的新生力量。
年會特別設置了“中外生態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比較”圓桌討論環節,由北京大學季曦副教授主持。國際生態經濟學學會主席Erik Gomez-Baggethun教授、候任主席Eszter Kelemen博士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吳健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毛顯強教授等國內外知名學者參與了討論。圓桌討論圍繞中外生態經濟學的理論發展的側重點、實踐創新與范式差異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國際專家分享了歐盟、挪威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政策與實踐,贊賞中國生態經濟學界對國際生態經濟學理論的重要貢獻,高度肯定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所提供的生態經濟學實踐“中國方案”。中國專家們分享了生態經濟學實踐的中國特色探索,如生態紅線、碳市場建設、國家公園等。
中外生態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比較圓桌討論。
年會閉幕式在印山書院山骨講堂舉行,閉幕式由江西財經大學黃和平教授主持,理論與發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林綠副教授對會議進行了總結,貴州師范學院地理與資源學院副院長陳起偉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徐琳瑜教授分別致閉幕辭,對年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并對未來生態經濟學的發展寄予厚望。
年會參會代表合影。
貴州師范學院地理與資源學院擁有資源與環境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近年來在生態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此次年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生態經濟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也為生態經濟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會者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年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生態經濟學領域的創新與發展,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圖/文 貴州師范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