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將基本建成人工智能賦能學生學習與發展、教師教學方式變革、學生身心健康等5類教育領域典型示范應用項目場景。如何評測大模型在真實教育場景中的表現,為中小學教師根據課程需要選擇合適的模型提供參考?
7月13日,北京師范大學舉辦“京校協同·智啟未來”校城融合論壇,并發布“北極星”大模型評測場等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方面的代表性成果。該評測場也是國內首個基礎教育領域大模型評測場。
據介紹,為落實《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工作方案》,在市教委的具體指導幫助和市科委的支持下,北京師范大學聯合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先期編制并發布了團體標準《人工智能基礎教育大模型評測指標與方法》,規范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
依據該標準,北京師范大學智能技術與教育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研究中心”)聯合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制了大模型評測場“北極星”。北師大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王玫介紹,“北極星”突破了傳統解題評測局限,更加關注新課標要求的啟發引導、素養導向、情境創設等教育能力評估,填補了教育大模型在真實教學場景中的評測空白。
目前,“北極星”V1.0版本正式上線,已全面評測50多個主流大模型,評測榜單將通過網站(www.bnueval.com)向公眾公布。
“‘北極星’可以對9門學科,以及智能答疑、口語練習、智能出題等6大教育場景的人工智能應用進行評測,維度多達110余個。評測結果能給研發者優化模型提供一些方向,也能幫助教師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蓖趺嫡f。
當天,北京師范大學還發布了多項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方面成果。北京師范大學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世紀好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基礎教育大模型“師承萬象”實現了對新課標的深度理解,具備知識理解型智能解題、啟發引導式智能答疑、情境創設型智能出題、素養導向型教案生成等教育能力。
目前,“師承萬象”已封裝為一體化應用系統,入駐市教委建設的“AI應用超市”。北京師范大學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數字教育中心(北京電化教育館)還發布了聯合編寫的《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應用》藍皮書。藍皮書梳理了中小學校人工智能應用試點工作情況,總結應用現狀,精準提煉當前痛點與挑戰,幫助中小學教師和各級教育管理部門有效規避實踐探索中的盲目試錯風險,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工作提供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常悅
編輯:韓沖
校對:蘇珊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