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朋友們!今天咱來嘮嘮,當孩子陷入“情緒過山車”,家長咋破局。
深夜兩點了,小宇房間燈還亮著。這12歲的男孩,他媽媽都第三次端著溫牛奶輕手輕腳進去了,就看見他盯著天花板發呆,眼睛里全是血絲。“別煩我!”他突然就暴怒地把臺燈給摔了,那玻璃碎片在黑燈瞎火里劃出刺眼的光,老嚇人了?,F在兒童失眠和情緒失控的情況越來越多,就像一場無聲的風暴,把好多家庭都給整懵圈了。
一、失眠:身體亮起的紅色警報
孩子老喊“睡不著”,這可不只是身體的事兒。就跟汽車儀表盤故障燈亮了似的,失眠多半是情緒裝得太滿的信號。有些孩子把白天不敢說的委屈,都變成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還有些孩子在學習和考級的壓力里,用失眠來反抗那種窒息感。就像小宇,他摔碎的臺燈里,藏著對父母“完美小孩”期待的無聲反抗呢。
二、暴躁背后的“情緒堰塞湖”
那些突然的尖叫和摔門聲,就是長期憋在心里的情緒決堤了。就跟河道被堵住一樣,孩子要是覺得“生氣是不被允許的”,那憤怒就跟定時炸彈似的。10歲的小雨寫作業時老掀翻文具盒,后來才發現,她其實想說:“媽媽,我需要你陪我五分鐘?!?/p>
三、破局:重建家庭“情緒安全島”
1. 打造“無條件接納”的睡眠儀式
把睡前半小時變成“情緒卸甲區”。可以試試“煩惱漂流瓶”,讓孩子把寫滿心事的紙條放魚缸里,就好像把壓力交給想象中的守護者。有個父親用這辦法后,他女兒終于不用數羊到天亮啦。
2. 設計“情緒溫度計”游戲
用彩虹色卡代替專業量表,讓孩子給心情涂色。紅色代表“火山要噴發”,藍色象征“需要擁抱”,這樣孩子就好表達心情了。就像小宇用紫色卡紙寫下:“我害怕考不好,但更怕讓你們失望?!?/p>
3. 建立“憤怒緩沖帶”
教孩子在情緒要爆發前識別信號,像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就跟氣球要爆炸似的。準備個“冷靜工具箱”,可以是捏捏樂、沙漏計時器,或者對著枕頭大喊三聲“啊——”。有個媽媽發現,孩子用枕頭發泄后,家里玻璃器皿總算不用“犧牲”了。
四、家長的“隱形盔甲”
孩子情緒不好時,家長挺難辦的。管多了孩子對抗,不管又著急。記住,你不用馬上解決問題,就做個“情緒翻譯官”就行。就像暴雨里的屋檐,不用阻止雨滴,給孩子擋擋雨就行。
五、黎明前的星光
改變不會像變魔法一樣一下子就好。但要是咱把“為什么又這樣”換成“你愿意和我聊聊嗎”,把臺燈碎裂聲變成沙漏的細響,那些深夜的折騰,最后都會變成黎明的星光。就像小宇咨詢結束時畫的畫,月亮媽媽張開雙臂,接住了所有墜落的星星。
這場親子修行沒標準答案,但每個愿意蹲下來聽孩子說話的瞬間,都在給孩子建能擋風雨的城堡。當失眠和暴躁成了成長路上的路標,說不定咱最后能明白,那些看似失控的夜晚,其實是愛在偷偷生長呢!各位家長,都行動起來,一起幫孩子度過“情緒過山車”吧!
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心理咨詢師、高級中學心理學教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具有應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