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安慰別人一套一套的,到自己這兒就卡殼了?
文|洪生鵬
你發現沒?
深夜便利店總能看到這種場景:
有人對著手機溫聲細語安慰朋友,轉頭對著電腦屏幕揉著眉頭加班,滿臉寫著"我裂開了"。
我們好像天生就會給別人當情緒垃圾桶,輪到自己的時候卻手足無措,只會硬撐著說"沒事"。
這現象啊,說白了就是我們把安慰人的技能點滿了,卻忘了給自己留個治愈的快捷鍵。
不會安慰自己?其實就是太不會心疼自個兒了。現在社會節奏快到飛起,大家都活成了永動機,好像不卷就活不下去。之前有調查說78%的人焦慮的時候都選擇繼續肝工作,根本不敢停下來。就像齒輪一樣咔咔轉,連情緒垃圾都來不及倒。這操作雖然短期能讓你覺得"我又行了",但長期來看就是在慢性自殺啊!這不就是現實版西西弗斯嘛,每天推石頭上山,最后把自己累得靈魂都脫水了。
但學會安慰自己,可比給手機貼膜重要多了。這事兒就像給心靈裝了個減震氣囊。你看蘇軾被貶官的時候,還能寫出"一蓑煙雨任平生"這種豁達的詩句,這不就是自己安慰自己嘛!
現在科學家都說了,積極的心理暗示能激活大腦里的快樂開關。這可不是讓你當阿Q,而是像沙漠里的胡楊,大旱的時候主動斷掉枯枝保命——這種自救智慧,才是真牛掰。
說到底,學會和自己好好說話,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小時候摔跤了會哇哇哭等爸媽扶,長大了就得自己拍拍土站起來。心理學里有個詞叫"自我效能感",說的就是你內心的小劇場臺詞決定了你的行動力。我認識個創業的朋友,公司破產的時候在日記本上寫著"最壞不過重頭再來",三年后真讓他又支棱起來了。這不就是羅曼·羅蘭那句話的真人版嗎——認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才是真英雄。
所以啊,下次加班到深夜,別光顧著灌咖啡,也給自己泡杯熱茶。路上看見喜歡的花,買束給自己插瓶里。那些藏在心里的委屈和累,得自個兒輕輕哄著。就像沙漠旅行要帶水壺,咱們心里也得備著情緒急救包。當你學會和內心那個慫慫的自己說"別怕",就能在人生風雨里永遠有重新上路的底氣。
最懂你的情緒按摩師,還得是你本人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