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讓癌癥的治療早已今非昔比。從手術、化療、放療這些傳統手段,到如今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新興療法,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有了長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可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部分癌癥如甲狀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早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已經相當可觀。所以,只要我們能鼓起勇氣,正確面對癌癥,就已經邁出了抗癌成功的關鍵一步。
1、手術攻堅,切除癌灶
手術,尤其是對于早期癌癥患者而言,它是實現根治的關鍵一步。以早期肺癌為例,通過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組織,許多患者能獲得臨床治愈,重新回歸正常生活。然而,手術并非一帆風順。一方面,手術本身存在一定風險,比如術后可能出現感染,身體較為虛弱的患者感染風險更高;另一方面,手術對患者的身體也是一次巨大考驗,術后患者往往身體極度虛弱,恢復過程較為漫長。像一些大型手術,如肝癌手術,不僅要求醫生具備精湛的技術,精準切除腫瘤的同時盡量減少對正常肝組織的損傷,還要密切關注患者術后的肝功能恢復情況,防止出現肝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
2、放化療
當手術成功切除癌灶后,很多患者還需面臨放化療的挑戰,這是抗癌征程中的又一關鍵關卡。放療,利用高能射線精準 “狙擊” 癌細胞,、直接摧毀癌細胞的 “防御工事”,使其無法繼續作惡;化療則是通過化學藥物進入血液循環,在全身范圍內對癌細胞展開 “大掃蕩”,哪怕癌細胞已經有了些許轉移的跡象,化療藥物也能追蹤到并進行打擊 ,有效控制腫瘤的擴散。
3、中醫藥助力,扶正祛邪
在抗癌的漫漫征途中,中醫藥發揮著獨特且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股溫柔而堅韌的力量,從整體出發,致力于調節人體的內環境,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幫助患者在抗癌過程中更好地 “扶正祛邪” 。
對于正在接受放化療的患者來說,中醫藥更是他們緩解副作用的得力助手。臨床研究表明,在放化療期間配合中醫藥治療,能顯著減輕患者惡心、嘔吐、乏力、骨髓抑制等不適癥狀。
4、五年生存期
五年生存率是指某種腫瘤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比例。一旦患者成功挺過這五年,復發和轉移的風險會大幅降低,也就意味著他們離臨床治愈的目標越來越近 ,生活重新煥發出希望的光彩。
以結直腸癌為例,早期結直腸癌患者如果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并在后續積極配合化療等輔助治療,成功挺過五年,那么再次復發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小。期間定期復查更是重中之重,能夠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情況。一般來說,確診后的第 1 年,每 2 - 3 個月就需要復查一次,密切關注身體各項指標的變化;第 2 - 3 年,每 6 個月復查一次,確保病情穩定;3 年后,每年復查一次,持續監測身體狀況 。復查的項目通常包括血液檢查,通過檢測腫瘤標志物的水平,如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 19 - 9(CA19 - 9)等,判斷腫瘤是否有復發跡象;影像學檢查,如 CT、MRI、B 超等,能夠清晰地看到身體內部的情況,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腫瘤復發或轉移灶。只有通過定期復查,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為抗癌勝利提供有力保障。
我是腫瘤科王紅軍醫生,我知道很多病人看病不容易,為了不讓大家到處奔波,我利用工作之余,為大家提供線上問診服務,希望能幫到更多的人,讓大家多一分參考方案,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到我,我會幫您解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