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絕大多數杭州人來說,“蘭州拉面”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金字招牌,因為不管各種美食街還是生活區的角角落落,都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仗著帶點異域風情的口味和實惠的價格,生意還都非常不錯。但你要是到蘭州還敢直呼其名,立刻就會招來身邊當地人的駁斥:“蘭州哪來的拉面?!”有趣的是碰到幾位都是這樣的態度,但又不做任何解釋,搞得我剛開始還一度茫然。后來總算碰到個“好人”愿意解釋,才知道原來在蘭州只有牛肉面,而且價格會便宜到讓你懷疑人生。
不過雖然四五塊一碗的牛肉面到處都是,在蘭州這兩天我卻一碗面也沒吃過,理由很簡單:“嫌麻煩。”因為當地的面條雖然便宜,但如果想多吃牛肉的話么,呵呵……當然得加錢啦!!那這里面的門道可就多了,為了少動腦子也能避坑,不吃是最省事省心的選擇。反正手機APP里一搜,到處是打折或者團購價的美食。而這條柏樹巷,以及深藏其中的西湖老街,就是這么被我隨緣打卡到的。
柏樹巷原本是蘭州市七里河區東部的歷史街道,其名源于明代蘭州人彭澤(1459-1530)墓前種植的200米柏樹景觀。隨著1955年彭澤墓址遷移,地名卻仍被保留,尤其在2009年該地拆遷后,“柏樹巷”其實已無柏樹。自2016年起,該區域再次啟動升級改造項目,將這里的整體風格定位為清末民初時期老街建筑形式,并更名為“西湖老街”(旁邊有個西湖公園,后續我會專門分享)。
通過相關資料可知,這條“西湖老街”以柏樹巷為核心,北起義烏商貿城,南至尕老漢美食城,全長有兩公里左右,是個集餐飲休閑、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多功能創意文化街區。??不過說出來大家別見笑,我來這里吃的雖然也算是當地很有名的包子和牛肉粉絲湯,但相較于最有名的“手抓”,就屬實有點“不入流‘了。
柏樹巷里有很多本地餐館貌似都已經開啟了連鎖模式,規劃不小,且大多兼營手抓和各種包子和粉絲湯。讓我驚訝的是家家人滿為患,門前的拆疊桌幾乎座無虛席,有兩次好不容易瞅到位置,剛準備坐下,就被旁邊的人提醒:“ 有人的,取餐去了”。最后只好擠進略顯狹窄的室內,勉強找到個位置坐下。
好在店里的老板和伙計分工明確一齊上陣,上餐的速度還是挺快的,掃碼,出單,再沖后廚吆喝兩嗓子,很快就把我吃的包子和湯端到了面前,可謂一氣呵成。而我在這里用“吆喝”來形容他們之間的交流已經算是含蓄了,因為店內人來人往十分嘈雜,剛開始甚至讓我覺得是在“吶喊”,呵呵。
通過半開放的廚房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包子都是現做現蒸的,味道自然相當“巴適”,但不知道為什么,這時的牛肉湯放的胡椒粉,反倒比杭州吃到的那些蘭州拉面還要放得少,相信江浙一帶的人到這里吃包子或喝湯,都非常能適應。
附張隨手拍的價格表,大家作個參考,然后順便再次提醒一下外地人,蘭州的牛肉面雖然便宜,但加料可是個無底洞哦,我個人還是喜歡這種明碼標價的吃法。猜測有很多游客也曾經被網上那些超級便宜的面條價格吸引到實體店里去過吧,純粹一套路啊,哈哈。
言歸正傳,雖然等我吃完已經很飽,但是當一盤熱氣騰騰的手抓羊肉從眼前經過的時候,仍然有種“還能吃三斤”的食欲。不過鑒于46一斤的價格,我還是決定不奢侈了。望著面前孤伶伶的辣椒粉,不禁有所感慨,下次再來務必只吃手抓了,啃什么包子嘛!所以大家如果初到蘭州,又準備到柏樹巷逛逛的話,最好出行前定制個吃飯計劃,尤其人少的時候,確實很容易“嘗了芝麻錯過西瓜”。
柏樹巷的具體位置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東路一側”,在當地很有名。但因為是比較老的街區,交通那是相當的擁堵,個人不建議自駕去打卡,會把外地司機繞暈掉的。像我騎摩托車去的,都在巷口轉悠了好幾圈才找到位置。綠色出行可以乘坐當地的1路、6路、13路、18路、31路 、32路、44路、50路、56路、58路、103路、106路、107路、111路、118路、130路、136路、137路139路、158路、301路、K102路、K301路、K58路、K58路高峰大站快車、五星坪環線、五星坪至解放門環線公交車到“小西湖”站下車,走走過去大概兩三百米路。
悄悄提示:如果你膽子夠大,除了打車和公交外,也可以體驗下蘭州的摩的,感覺帥哥們都挺熱情好客的,當時還主動幫我支招,規劃停車路線,幫我扶車鉆空子(知道有多堵了吧),呵呵,所以在這里也幫他們“打打廣告”,當然,上車前切記談好路線和價格哦,然后最重要的一點是,提醒司機慢點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