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馬仕的退款排到18萬位時,曾經的充電寶巨頭正經歷著最致命的崩塌。
而現在,支撐起這個商業帝國的5個核心老板,已經腳底抹油跑到馬來西亞,玩起了消失。
這場危機的根源,或許早在10多年前就已埋下。
2012年,雷桂斌帶著在華強北攢下的電子行業經驗殺入移動電源市場,用99元甚至69元的價格,把普遍賣200元以上的1萬毫安充電寶變成了白菜價。
這個策略在當時精準踩中了智能手機普及的風口,加上跳過線下經銷商直接布局天貓、京東的線上打法,羅馬仕因此迅速崛起。
2013年雙11,其單日銷量突破30萬臺,銷售額超2000萬元,從此連續11年穩坐天貓3C類目銷量頭把交椅,巔峰時期年出貨量超過5000萬臺,營收超2億元,產品賣到80多個國家。
但低價的代價,藏在看不見的電芯里。
為了維持價格優勢,羅馬仕長期選擇低成本電芯,品控因此松了弦。
內部人士透露,幾年前就發現合作的安普瑞斯電芯存在異常:產線固定卻能供應超產能的電芯數量。但當時公司完全以毛利為導向,并未重視。
今年6月,49萬臺充電寶因電芯問題被召回;緊接著,兩家頭部供應商拿到幾千萬貨款后,公司賬面就斷了糧。
員工被臨時拉去當客服處理召回,沒日沒夜加班,轉頭就收到停工停產通知:首月發全薪,次月起只能拿深圳最低工資的80%——2016元,這點錢在深圳可能連房租都不夠。
更讓人窩火的是,停工是公司自己人去勞動局辦的,多數員工被蒙在了鼓里。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早就沒了蹤影。
知情者透露,這幾年他們在香港買樓買車,把公司當提款機,每年的利潤年底就全轉走,只留一個月的風險資金。
據估算,他們手里少說各有三五億,哪怕每人拿出5000萬,員工工資和用戶退款都能搞定。危機本有轉圜的余地,但現實是他們選擇用失聯逃避責任,還悄悄改了好幾次法人。
現在天貓、淘寶的官方店已經關閉,只剩京東自營店還在勉強運營。
而那些排到18萬位的退款,15-30個工作日后還能到賬嗎?沒人說得準。
從華強北的小作坊到年銷五千萬臺的巨頭,羅馬仕用了11年;從巔峰跌落到老板跑路,卻只用了一個月。
商業世界里,性價比從來不是原罪,但把用戶和員工當賭注,把品牌信譽當擦紙,終究會摔得粉身碎骨。
只是那些還在等退款的消費者和突然沒了收入的員工,他們的損失,誰來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