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因為戰爭導致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俄羅斯軍隊也在研發部署一些新型武器,一些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武器。
稍早些,《戰爭地帶》援引五角大樓情報局的報告報道稱,作為俄羅斯擴大核力量的一部分,俄羅斯空天軍正在部署空對空核導彈和其他新型核武器,這種空對空核導彈很可能是R-37M的特殊改進型,為其配備了一個爆炸當量不明的核戰斗部。
R-37M是俄軍現役射程最遠的空對空導彈,射程超過300公里,可以由米格-31、蘇-35和蘇-30SM掛載發射,烏克蘭空軍飛行員極為忌憚攜帶R-37M的蘇-35戰斗機,屢屢被蘇-35發射的R-37M遠程狙擊,不過,我實在想不明白俄軍為何要給R-37M配備核戰斗部,如果是制導技術還很原始的50年代還可以理解,但現在可是2025年了啊!
莫非,在遭遇西方制裁后,俄羅斯對自己的高技術武器不自信?美媒報道稱,俄軍現役主力戰斗機,包括在俄烏戰爭中表現搶眼的蘇-35戰斗機和蘇-34前線轟炸機,其航電系統幾乎完全由西方產品組成,主要來源為美國、德國和東亞,以蘇-34為例,該機68%的電子設備來自美國,另有16.2%來自日本,蘇-35的情況也類似。
除了電子設備等成品外,媒體還爆料依然有西方公司違反制裁向俄羅斯出口用于軍工生產的先進設備,甚至是泄露情報。
瑞士廣播電視臺(SRF)報道稱,瑞士情報機構(NDB)多年來一直與俄羅斯情報部門合作,存在泄露敏感機密數據的可能性,盡管西方情報部門早已發出警告,但瑞士政府一直拖延,引發了嚴重的國家安全擔憂。
在事情曝光后,瑞士政府已啟動內部調查,但依然讓人們對瑞士情報監管以及外國合作伙伴信任問題感到不滿:瑞士一直在幫助俄羅斯軍工業,現在干脆是通過泄露情報威脅到了瑞士以及盟友的國家安全。
如果說瑞士作為中立國還可以獲得部分理解的話,那么,一直堅定支持烏克蘭的捷克也出現類似問題,那就不可原諒了。
《內幕雜志》報道稱,在歐盟實施對俄制裁的情況下,多家捷克公司依然向俄羅斯出口可用于軍工業的設備,諸如Kovosvit公司雖然在俄羅斯的本地化生產項目失敗,但多年來一直通過官方經銷商向俄羅斯出口高端機床,自2022年之間,該公司總計向俄羅斯出售了56批次設備,總價值316.2萬美元,接收方包括俄羅斯軍工企業。
更多的捷克公司則通過包括土耳其、吉爾吉斯斯坦等非歐盟國家的轉運渠道向俄羅斯出口敏感或禁運設備,規避制裁限制,鑒于捷克政府堅定支持烏克蘭,更是通過“炮彈計劃”等為烏克蘭提供了大量武器彈藥,這些捷克公司在曝光后,可以肯定會受到嚴厲的司法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