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國現役轟炸機數量近乎美俄總和,這一結論或令人意外,但確有依據。
截至2025年,美國宣稱擁有包括B-2、B-52等在內的158架轟炸機,然而因其機隊老化嚴重,僅約76架現役轟炸機處于“可執行任務”狀態。
俄羅斯現役有包括圖-160、圖-95等在內的137架轟炸機,且整體狀況較好,絕大多數具備“可執行任務”能力。
二者數量相加約213架,而據《維基百科》相關詞條記錄,中國現役轟6轟炸機至少有231架。
兩相對比,很多人不禁好奇:中國為何要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轟炸機梯隊?
轟6堪稱中國現役軍機中的“常青樹”,至今已在中國空軍服役50多年。自中國將蘇聯圖16實現國產化(即轟6)后,便以此為基礎研發多種改型,以滿足空軍在常規轟炸戰術、基本空基核力量構建以及戰略戰術偵察等方面的需求。
而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一樓展廳最顯眼的位置,擺放了一架體型碩大的軍用飛機,讓后面的殲-8戰斗機看起來都跟玩具一樣。這架軍用飛機就是我國中型轟炸機的開山之作:轟-6,作為一款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至今仍在解放軍裝備序列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的常青樹,漫長的服役生涯誕生出許多改進型號,被許多軍迷調侃為繼續改下去字母都要不夠用了。而軍事博物館一樓的這架轟-6屬于轟-6甲型(轟-6A),是曾參與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空投試驗,是國家級重要歷史文物。
在各種高大上的武器裝備陸續交付解放軍的時代,轟-6的原型圖-16是上世紀50年代的產物,許多軍迷都對于繼續裝備生產轟-6感到費解。那么轟-6到底有什么魔力,讓已經摸到六代機門檻的解放軍,繼續對這款老兵委以重任呢?
表面上看,轟-6渾身都充滿破綻,飛行速度慢、沒有隱身能力、改進型甚至連自衛用的機炮都取消了,轟-6這種落后的轟炸機在戰場上似乎毫無生存能力。然而轟-6的原始設計雖然落伍了,但卻存在一個連五代機都無法媲美的優點,那就是改進空間特別巨大,讓設計人員能夠毫不費力的為轟-6加裝各種新設備,而且轟-6的重武器掛載能力遠超戰術飛機,成為了各種防區外精確制導武器的理想發射平臺。
以改進幅度比較大的轟-6K為例,將原來的渦噴發動機換成了渦扇發動機,航電設備與武器系統全面升級,最大航程超過7000公里、最大載彈量超過12噸。而且轟-6K的12噸載彈量,屬于實打實的載彈量,不像重型戰斗機的最大載彈量基本停留在紙面上,實戰中基本不可能這么掛。而轟-6K則能夠毫不費力的同時掛載6枚巡航導彈升空,基本告別了飛到敵人頭頂扔鐵炸彈的作戰模式,而是變成了一款導彈載機平臺,從千里之外對敵人發動致命打擊。
除了轟-6之外,解放軍沒有其它平臺能夠肩負起空射高超音速導彈的重任了,就沖這點,轟-6就是中國最被低估的軍用飛機,即便殲-20、甚至是六代機都無法取代轟-6。當年蘇聯研發圖-16的時候,就希望這款轟炸機肩負起摧毀美國航母艦隊的重任,可惜直到蘇聯解體都沒實現這個目標。但是圖-16這個平臺最終在中國手里實現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轟-6+鷹擊-21這對組合,成為了解放軍最銳利的空中打擊組合,對包括第二島鏈在內的陸海目標都具有極大的毀傷效果。而且不要忘了,轟-6還擁有丟氫彈的能力,就憑這個能力,轟-6就足以讓所有國家膽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