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政壇真不太平。7月的東京,本來已經因為選舉夠緊張了,誰知道特朗普突然甩來一封公開信,意思就是:石破茂,你要是再不和我談好,8月1號我就對日本商品一刀切,直接加25%關稅。這架勢,真有點“你別以為是老朋友,我照樣不客氣”。老實說,我還真沒想到兩個國家能鬧成這樣——比國際綜藝還抓馬吧?
美日不是一直盟友嗎?到頭來,還不是為了錢?
說句實話,美日這點齟齬吧,并不是頭一回。四月份兩邊剛開場,還挺客氣的。特朗普還專門拉著日方代表合影,媒體上寫的全是“笑臉”照片。可你翻翻日子的安排就明白,石破茂新政府一上臺,后面7月20號參議院要改選,這節骨眼上,人家能隨便在大米、汽車這些“票倉”上讓步嗎?背后多少產業、多少選民壓力,那誰也頂不住。
后來,特朗普直接換了臉:“寵壞了,都得讓步。”美方話甩得很死——任何國家都別指望豁免,想都是想得美。安倍時代那點“特殊照顧”徹底沒了。日本這回是真碰硬茬了。
說到底,特朗普就是盯著赤字看。美國那邊還真堵得慌——2024年,日本出口給美國140萬輛車,美國反手給日本也就1萬多輛。這買賣換你是美國人你也不樂意吧?貿易逆差快700億美金,特朗普這人,認錢不認情,哪管你日本是不是盟友?有點像老外來我們夜市砍價,一分都不松。
其實特朗普對日本這事,還是有點“陳年舊賬”。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剛冒頭,他早就覺得人家危險。只是之前安倍在,還能當當“潤滑劑”,安倍一走,這事兒,真是誰都不好使。
談判這會兒,倆字——卡住了。
你說汽車吧,日本車在美國賣瘋了,美系車在日本?呵,你見過幾輛?真不是日本人不給面子,主要那車太大,街窄,那種美國皮卡在東京又擠又不方便,買回家還愁沒地兒停。大米呢?日本人對于大米的那種感情,有點像咱們愛吃家鄉粉,外國產的米進來,農民都哭了。還談啥妥協啊,石破茂要是真往大米上松口,參議院估計能鬧翻天。
鋼鐵就更別提了,去年到現在全球供應鏈像做過山車一樣,日本鋼廠心里早已打結,特朗普再來個25%,誰受得了。
美國這招老狠了——你們誰不答應,我不光加關稅,還公開信就放網上,讓你一點臺階都下不去。這不是“談判”,是舞臺劇。日本官員估計都快懵了:咱這是盟友嗎,怎么跟老爺似的?
再說回日本的囧境。石破茂現在的支持率也就可憐巴巴的25.4%。這邊在野黨虎視眈眈,選舉就要來了,你猜他敢在大米或者汽車問題服軟嗎?不就等于政治自殺?壓力三明治,不折不扣。
本來想和美國交個朋友扳回一城,結果發現特朗普看誰都是生意伙伴。日本遇事先拖著,能混一陣是一陣。什么大米免稅呀、汽車談回來了再說呀,都是小動作,大局上根本撼不動——特朗普哪有耐心,早就擺明了“不給情面”。
這期間中國其實挺有意思。表面上看,美日互懟,中國還能順帶撿點好處。比如說供應鏈重組,哪些本該經日本出口的東西變成了中國的“機會”。這一點,怎么說呢,感覺是躲過一劫,但不代表就能高枕無憂。特朗普發公開信,亞洲國家都看在眼里——原來跟美國關系好,也隨時可能被“收拾”。
特別巧,過去美國以為東亞是個整體,其實內部貿易鏈盤根錯節。美日不和,未必中國就一定受益,搞不好芯片、零部件倒騰幾道,不小心還都回美國去了。中國這邊要未雨綢繆,別真以為風頭一過就太平無事了。
下一步呢?我不敢斷言。汽車和大米這兩座大山橫著,日本政府沒得選,特朗普也正瞄著11月選舉,不會讓步。就算經濟學家說,什么時候日本突然選出個“天才型總理”可能局面一夜變化,要不然誰也別指望協議會突然冒出來。兩邊都僵著唄,這事……不像是塊快刀能切開的疙瘩。
我有時候特別好奇,這種“你死我活”的關稅戰,對誰都真有好處嗎?你說美國能靠這套把逆差扳回來?真要你做決定,你是保產業還是保朋友?中國要怎么在夾縫里活得明白點?這些事啊,說到底不就是“世事如棋”?你覺得呢?有空留言聊聊唄,光看戲也挺有意思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