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成語典故
儒家重視教育,尤其是生活規范與倫理要求,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分辨善惡,進而以“閑邪存其誠”為行動的首要考慮。 同時在言語上也需妥當修飾,落實“言為心聲”的效果。
《易傳》是儒家學者研究《易經》的心得,其中一篇《文言傳》,重點發揮了乾坤兩卦的義理。
閑邪存其誠
“閑邪存其誠”是說:防范邪惡,以保存內心的真誠。
若是真誠,必定與他所知的邪惡勢不兩立。
譬如,我知道搶劫是邪惡的,我就絕不可能“真誠的”去搶劫。如果我依然去搶劫,就表示我這時不是真誠的,而只是在計較利害關系。
修辭立其誠
“修辭立其誠”,意即修飾言詞以建立自己的真誠。
人有理性可以思考,在接受教育之后懂得如何說話。以合宜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才可以展現內心的真誠。
換言之,真誠不是有話直說或信口開河。
孔子說:“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論語·陽貨》)
直是直爽,表面看來接近一般所謂的真誠,如果只知直爽而不知學習以合宜方式表達,后遺癥就是尖酸刻薄。
“閑邪存其誠”側重行為,“修辭立其誠”強調言語。
行為與言語正是一個人與別人來往時,最具體的表現。
誰說真誠不需要修養?
少了言行的修養,真誠只是天真幼稚或自以為是的心態。天真幼稚很容易上當受騙,而自以為是則可能委屈別人或制造混亂,這些都是偽裝的真誠。
缺少了這樣的修養,人生又怎么能夠自強不息呢?
新書推薦|《傅佩榮講易經》中文簡體首發
傅佩榮講易經:詳解易經六十四卦
研究出版社出版
傅佩榮著
定價:198.00元
978-7-5199-1853-8
戳這里,用智慧為人生托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