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日本對外國人開車這件事,忍了很久了。
不是不歡迎游客,而是出了太多事,忍無可忍。
從2024年開始,外國人在日本開車引發的事故數量連年飆升,最嚴重的甚至有肇事逃逸、沖撞學生……這讓一向以“交通有序”自豪的日本社會徹底破防。于是,在討論兩年、輿論持續發酵之后,日本警察廳終于揮刀砍向一個“老問題”——“外免切替”制度,也就是外國駕照換日本駕照的那條捷徑,徹底變天了。
從2025年10月1日開始,沒有住址登記的短期訪客,基本上和“換日本駕照”說再見了。
換證太容易,成了“自駕陷阱”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日本之前的駕照換發制度有多寬松:
只要你持有外國駕照,到了日本以后,哪怕只是持觀光簽證,住在酒店,只要讓前臺幫忙出個“住宿證明”——恭喜你,就可以申請換成一張合法的日本駕照,不需要考理論、不需要技能測試,更不需要在日本長期居留。
這套制度原本是為海外日本人、長期在日生活的外國人準備的。誰也沒想到,居然慢慢成了“游客自駕快速通道”。
于是,各種“技術貼”“換證攻略”在社交平臺瘋傳:
> “如何3天內搞定日本駕照?”
“0經驗也能換證上路!”
“來日本旅游順便撿個駕照回國裝X。”
換證,比本地人考駕照還輕松。
一連串事故,把寬松制度炸出原形
制度寬松歸寬松,但麻煩也跟著來了。
據警察廳數據,2024年就有7286起外國司機引發的交通事故,創下過去10年來的最高紀錄。其中,最引發公憤的,是一名中國男子在埼玉開車撞傷多名小學生后逃逸,整整消失了4天才自首。
而事故原因其實說穿了都很簡單:對日本交通規則不熟、駕駛習慣差、公德心稀薄。
比如:
不讓斑馬線行人
火車道口不停車
夜間酒駕
高速公路上逆行
變道不打燈、亂掉頭、暴力剎車
這些在日本本地人眼中屬于“基本常識”,但對一些剛“速成換證”的外國司機來說,根本沒概念。
日本網友看傻了:
> “外國游客太自由了,上路像在打游戲。” “我寧愿開慢一點,也不敢跟著外牌車。” “明明是我們考得最難,結果他們換得最簡單。”
這次日本動真格的,怎么改?
這次改革,是一套組合拳。
① 住址卡得死:觀光客直接被擋在門外
今后,想換日本駕照必須提交“住民票副本”——也就是你必須在日本登記過常住地址。這對短期來玩的游客基本等于宣判死刑。
過去靠旅館開張“住宿證明”就能換證的時代,一刀砍掉。
例外情況極少,只包括:
外交官
比賽選手(如F1車手)
特殊許可的短期專業人員
② 筆試暴增:從10題→50題,答對率必須90%
以前的測試只有10道圖文是非題,答對7題就過。
現在要答50題,不再有插圖,要求至少答對45題,題目涵蓋全部交通細節:斑馬線、讓行權、限速規則、違規處罰等,且統一采用與日本本國考生同樣的出題標準。
③ 實操考試升級:規則細節決定生死
不僅要會開車,還要懂規則。
測試新增多個高頻場景:鐵路道口、變道燈、斑馬線讓行、臨時停車等,評分標準也向本地“初考駕照”看齊,容錯率極低。
說白了——
不是“你能不能開”,而是“你能不能像日本人那樣開”。
數據告訴我們:捷徑多了,事故也就多了
根據警察廳統計:
2024年外免切替人數近6.9萬人,是2015年的兩倍以上;
交通事故也水漲船高,年年創新高;
越南、中國、韓國為主要換證國籍來源,實習生、留學生、短期游客為主力群體。
而真正想在日本生活、工作的外籍居民,其實對這次改革反而松了口氣:
> “我們天天上路,最怕的就是旁邊來個沒方向感的‘閃現車’。”
最后一公里,規則不該成“旅游附贈品”
這場改革說穿了,就是日本社會終于意識到:制度的初衷被濫用了。
外免切替本來是為方便真正需要長期生活的外籍人士,結果卻成了**“臨時自駕玩一圈”的快速換證工具**,而代價卻由本地居民承擔。
對很多短期游客來說,也許只是“順路”搞個駕照,方便出行。
但對日本人來說,每一次擦肩而過的闖紅燈、斑馬線的急剎車、逆向突襲的出租車,都是實實在在的安全威脅。
? 改革背后,是對“安全底線”的回歸
這次日本對制度動刀,不是閉關鎖國,而是為公共安全劃下清晰的底線:
你可以來玩,也歡迎你來開車——但請你按規矩來,按標準上路,別把馬路當成練車場。
未來,日本的駕照將更難換;
但路上的外國司機,也會更值得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