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檢察機關明察秋毫,洗清了我的不白之冤,讓我從虛假訴訟的泥潭里脫身,再也不怕被告是犯罪嫌疑人了……”近日,在滕州市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大廳,眼含熱淚的劉女士送來一面印有“檢察官為民解憂秉公執法申正義”的錦旗。這面錦旗背后,是一個歷時3個月,歷經6次調解的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成功化解的故事。
2024年12月中下旬,劉女士的親戚張某某向該院申請刑事立案監督,聲稱已經清償劉女士借款,但劉女士仍通過民間借貸訴訟獲得法院支持,他認為劉女士涉嫌虛假訴訟罪,而公安機關經調查后不予立案,這一行為屬于違法。
受理此案后,承辦檢察官李莎立即調閱原案卷宗仔細審查,發現張某某反映的“劉女士虛假訴訟”缺乏事實依據,且公安機關的不立案決定并無不當。考慮到張某某與劉女士系親戚關系,為從根本上化解矛盾,李莎主動為張某某申請法律援助律師代理其控告案件,并先后六次組織張某某與劉女士對賬,認真聽取雙方意見。
該院控告申訴部門專門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對案件進行分析論證,最終形成一致意見,系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決定正確,張某某控告理由不成立。
為推進信訪案件法治化辦理,妥善化解信訪矛盾,該院還啟動了公開聽證程序,邀請人民監督員全程監督。今年2月中旬,在聽證會上,檢察官圍繞這起案件事實、法律適用等進行詳細闡述,既講清法理,又說明情理。
聽證會結束后,該院依法告知張某某審查結案決定,并嚴肅指出其纏訪鬧訪行為的不當性。“怨我之前不懂法律。”張某某當場表示接受檢察機關的處理決定,并愿意息訴罷訪。“檢察官在聽證會上講法律、講道理,讓我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這下,我終于能擺脫虛假訴訟噩夢了,可以睡個安穩覺啦!”劉女士喜極而泣。
經過該院歷時3個月的不懈努力,這起因借款引發的涉法涉訴信訪案最終得到妥善化解,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近年來,我們院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法治化實質性化解涉法涉訴信訪矛盾。”該院第五檢察部主任張厚偉介紹,辦理此類信訪案件時,采取多元化解方式,在法治軌道上解決問題的同時,更注重案件的來龍去脈,找到問題癥結,既解法結又解心結。近一年來,已成功化解涉法涉訴信訪案件8件,其中3件是多年信訪積案,其中一起刑事申訴案更被省院評為典型案例。
錦旗是肯定更是鞭策。該院將始終秉持司法為民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一起案件,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