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像極了孩子的心情,說晴就晴,說下就下。2正值農歷六月二十——雨娘誕,這樣一個帶著樸素愿望的小日子,在熱烈的盛夏悄無聲息地鋪展開來。老輩人口中的“雨娘”,其實就是雨水的守護神。傳說她溫婉可親,卻又主掌著田野的甘霖與百姓收成。南方鄉下的人都記得:這一天要敬雨娘,為的是祈一份豐登,也求滿滿的順遂。
在那樣的年代,飯碗里的米都是靠天吃飯的。所以,六月二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焚香禱告,盼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安樂平安”才有希望變成尋常生活。
說起“雨娘誕”,其實各地叫法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叫“請雨娘”,有的地方稱“做七月娘娘”。在泉州和福州一帶,這一天祭拜的雨娘是民間傳說里為百姓帶來雨水和豐收的神靈。鼎鼎有名的《閩小記》中就有記載,六月二十乃“雨娘誕辰,婦女燒香許愿,多祈子嗣,亦祈風調雨順”。
這里頭不僅有宗族祈愿,更多的是一份對自然的敬畏。有趣的是,雨娘的形象在不同鄉土千姿百態。有人說她是穿著青衫、挽著發髻的嬌娘娘,也有人把她畫成了頭戴斗笠的村嫂;但不管怎樣,她都是守望人間田園、保佑五谷生長的女神。老一輩在雨娘廟前叩拜,總要默念那句——“雨順田豐”,寄托的是一家生計的安穩。
你若能在這樣一個細雨蒙蒙的上午走進村口,一定會見到婦人們圍坐堂前,手里忙著縫制小布袋,嘴角掛著笑,是要做“雨娘袋”贈予小孩;另一邊,菜園里已經摘下綠油油的菜心,說是“沾點綿綿細雨的靈氣”,這天要多煮點吃,保一年興旺。老人們更有講究,會在灶房門前灑一灑米酒,說是“敬天敬地,敬雨敬晴”。
還有些童謠傳下來,一代接一代,蠻是有趣:“六月二十雨娘到,瓜菜豐收家家樂。”這句老話,早已鑲進了泥土的芬芳和孩子們的笑聲里。
詩里亦有雨娘的影子。元代詩人楊載有句云:“雨意才催夏木涼,村頭祭罷雨娘香。”一句溫柔,訴盡農人對時雨的憧憬。小小的祭祀儀式,守著的卻是一代代莊稼人的急切心情。
與雨娘有關的傳統美食:三吃三做里的老味道
綠豆糕:清涼解暑,寓意甘霖降臨
每逢雨娘誕,家家都要備一份綠豆糕。綠豆代表著解暑和順水,做成糕點象征好日子細水長流、綿綿不絕。尤其小孩子,一口咬下去,豆香滿口,甜味悠長,仿佛盛夏里一場及時的小雨。
最家常的做法:綠豆提前泡發,去皮煮熟搗爛,加糖炒干。模具印成方塊,撒少許芝麻。晾涼后即成,一口入口,悠然美味。
絲瓜湯:潤澤如雨,滋養家人情誼
雨娘守雨,菜園里的絲瓜也剛好長勢茂盛。這天家家煮絲瓜湯,翠綠的瓜片被熱湯托起,像極了村莊上空那抹綿綿細雨。老人們說:“絲瓜湯養人,潤得人心氣也順。”
極簡做法:絲瓜一根削皮切塊,熱鍋下適量油,爆香少許姜片,下絲瓜略翻炒,加水沒過,煮開撒鹽,點幾滴香油端上桌。清爽柔和,夏日一碗正好。
糯米團:“團”圓圓夢,手心里的祝愿
糯米團在民間常被稱作“雨娘團”,圓圓的,意頭也好,象征著風調雨順、闔家團圓。小孩愛吃,有時內里還包豆沙或芝麻,軟糯可口,香氣撲鼻。
做法簡明:糯米粉加溫水揉成團,捏出小圓球,下鍋水煮,浮起即撈出,蘸白糖花生碎或裹椰蓉。吃上一口,暖腸也暖心。
六月廿十的“三做”:順天守規矩,家宅平安
一做敬“雨娘”祈福
這一天村里老少齊聚,有的在祠堂,有的在村口小廟,焚香、獻果、念祝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有各地的講究。有的是用糯米蒸糕,有的用瓜果做供。但無論形式怎樣,心意是一致的——盼豐收,祈平安。
二做趕曬衣物、書畫
老話說“六月二十曬衣裳,晦氣散盡好運來”。正值伏天,道道陽光正好驅散濕氣,大家趁機將厚物大衣、書畫文具擺曬窗前,不單是衛生習慣,更是一種把一年的陰霾都晾出去的儀式感。
三做送雨娘袋,保佑孩童安康
舊時婦人們會親手縫制五彩“雨娘袋”,內中塞以香草或艾葉,串上線帶,讓娃娃系在腰間或枕邊。寓意“雨娘保佑,無病無災”。這一習俗溫暖了多少童年時光,也讓家風得以口傳心授。
別看這些習俗聽上去繁瑣,其實道理一點都不玄乎。敬天惜雨,是對自然的感謝,也是讓家人慢下來、守一份安穩。趕曬衣物,是讓家中陽氣充盈,也把瑣事清掃出門。縫香袋、做團子,不單是祝愿,更是老人對子孫的關愛和默默守護。
如今,城市里不興拜雨娘了,可曬曬被褥、在家里多做些手作香囊,既添樂趣,又帶來心安。每一次動手和陪伴,都是對家庭“風調雨順”的最好守護。
說來這些老規矩舊習慣,許多人都笑是“老古董”。可你細品,每一道食物、每一個儀式,都是為人解暑解煩、添溫存的好法子。暮色將近,晚風輕拂,那一桌綠豆糕、那一碗絲瓜湯、那一只糯米團,每一口都化解著酷夏的炎熱,給平凡日子添幾分甘甜。
“好生活,不在于花樣翻新,而在于一粥一飯能溫暖心腸。”等風來、等雨來,更要等家人的歡聲笑語。只要我們肯把舊日習慣融進今天的煙火氣里,風調雨順這四個字,自會悄然降臨 柔軟了柴米之間的光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