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葉子打卷別慌,科學抗旱才是王道。
未來三天持續高溫,玉米地管理要講究技巧。大中午澆水等于給玉米“潑冷水”。
數據顯示,高溫時段澆水蒸發率超50%,純屬浪費。早晚溫度低時澆,水分利用率能提高30%。
覆蓋秸稈就像給地“蓋被子”。實測表明,覆蓋后地溫能降5°C,土壤濕度保持更久。
這法子簡單,老把式們都在用。
松土不能少,雨后淺鋤最見效。板結的土一鋤就透氣,根長得壯實。有的地塊松土后產量提升15%,這數據夠實在。
蟲害專挑弱苗下手,得早發現早處理。
玉米螟最愛咬芯葉,三天不查就能毀一片。
傍晚打藥最穩妥,藥效持久還不傷苗。密度太大反而減產。水澆地別超6200株,旱地控制在4300株左右。
太密了通風差,病蟲害來得快。化控劑要用對時候。7-8片葉子時噴最管用,能防倒伏。
有的農戶亂用,結果玉米長成“小矮人”,棒子都結不結實。
排水溝得提前挖。暴雨說來就來,積水超兩小時根就爛。
去年不少地塊吃了這虧,減產三成以上。偏心肥很關鍵。弱苗追點氮肥,七天就能趕上壯苗。
均勻施肥的田塊,畝產至少多200斤。生物防治值得試試。放赤眼蜂治螟蟲,比打藥省錢還環保。
河北有些合作社已經用上這技術。說到底,抗旱不能蠻干。
澆水看天時,管理講科學,秋后糧倉才能滿。今年這天氣,誰按老法子誰吃虧。老話說“伏里鋤破皮,勝過秋后犁一犁”。
現在不管好地,九月只能干瞪眼。您那兒的玉米最近咋樣?有啥好法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