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有點邪乎,30天比往年少10天,熱勁卻更猛。
后天就入伏了,7月20到8月18,初伏中伏末伏各10天。往年中伏能拉到20天,今年為啥短?夏至后庚日少了一個。
上回短三伏還是2014年,10年才等來這么一回。專家說這是濃縮型酷暑,時間短不代表熱度減。
副熱帶高壓像厚棉被捂著,京津冀濕度能沖70%。南方悶熱北方嘗鮮,汗黏身上擦不干,體感45℃往上躥。更愁人的是“秋包伏”,立秋過了末伏還在,老話說“秋包伏熱死牛”。
長江流域火爐城市,未來幾天40℃高溫要成常客。夜溫降不下來,凌晨30℃,空調外機整夜響個不停。
城市熱島火上澆油,北京二環和郊區溫差能到7℃。
電網壓力大,部分地方可能得限電,提前備個小風扇。
心腦血管急診量漲了150%,家里老人得格外盯著。
農諺這回失靈了,雙日入伏算“母伏”,本該涼快些。結果副高異常偏強,高溫日數多了20%,“母伏爽”變“母伏蒸”。
氣象數據碾壓老經驗,防暑不能光靠老法子。戶外工作的得備鹽汽水,兩小時換次班,別硬扛。
上班族改改通勤時間,早高峰七點地面就超40℃,能晚就晚。
家里有老人的,把空調濾網洗洗,別讓涼風帶著灰吹。往年防暑那套撐不住,今年得升級,該囤的囤該備的備。
熱得狠,熱得黏,這伏天到底啥時候能松勁?
還得看副高咋變。
最后提個醒,具體天氣以當地預報為準,別光聽老說法。
關注我,后續高溫動態、防暑妙招,第一時間告訴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