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大暑,老話“冷不冷,看大暑”又被鄉(xiāng)親們念叨起來。
大暑是夏天最后一個節(jié)氣,正處三伏天里,天兒熱得冒火、潮得黏人。
老輩人說,大暑的天兒藏著冬天的信兒,咱莊稼人早就在地頭觀察多少年。“大暑熱得透,冬天冷到抖”,這話在村里傳了一輩又一輩。意思是大暑要是熱得狠,日頭曬得地皮裂,冬季寒流可能來得猛。
還有“大暑雨如注,冬雪蓋三寸”,大暑下大雨,冬天雪花可能厚甸甸。可也有說法“大暑不熱,大寒不冷”,大暑天涼快,冬天或許沒那么凍。這些農諺是老祖宗看天吃飯攢下的經驗,帶著對節(jié)氣的琢磨。
從科學看,夏季大氣環(huán)流和冬季冷空氣活動有關聯(lián),但氣候變了,得靈活看。就像去年,大暑熱得人喘不過氣,冬天卻沒預想中冷,讓不少人摸不著頭腦。這說明農諺有參考,可如今極端天氣多,不能全靠老經驗。
咱種地的,既要記著老輩的智慧,也得盯著天氣預報的新消息。不同地方氣候不一樣,山區(qū)和平原、南方和北方,冬天冷暖預兆也有差。
比如南方大暑多雨,可能冬濕冷;北方大暑暴曬,冬季干冷可能性大。
今年大暑,好些地方陰雨天多,日頭沒那么毒,按農諺說冬天或許溫和些。但到底準不準?
還得看接下來幾個月天氣咋變,咱且走且瞧。我個人覺得,農諺是種地人的“土日歷”,藏著對天時的敬畏。
但面對天氣,咱既要準備好防寒的農具,也得留意科學的氣象預警。不管冬天是冷是暖,提前把田收拾利落,莊稼才能少遭罪。
您那邊大暑天是熱得發(fā)悶,還是陰雨綿綿?
記下來,冬天咱再嘮嘮準不準。
關注網易號,后續(xù)咱接著聊天氣里的種地經,讓每塊田都跟著天時長。
農時就像老伙計,順著它的節(jié)奏走,收成才能穩(wěn)當當、心窩暖烘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