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人常說“六月十九怕水淹”,這話藏著看天種地的門道。眼下玉米稈躥到齊腰高,雄穗剛露頭,正是灌漿關鍵期。
南方水稻也沒閑著,穗子揚花正需好天氣,最怕雨水搗亂。可未來幾天天氣預報說,華北、江淮等地可能迎來持續降雨。云層厚得像鉛塊,雨點要是密集砸下來,田里怕是要“發河”。
玉米根系扎得不深,泡在水里超過兩天,葉子就會打蔫發黃。水稻揚花期遇暴雨,花粉被沖掉,空殼率能漲到三成以上。山區地勢陡,雨水帶著泥沙往下沖,容易淤塞梯田排水口。
平原地塊平坦,積水難退,得提前挖溝疏水,不然莊稼遭罪。湖區周邊低濕地,土壤本來就黏重,雨水一多更像爛泥塘。
老輩人傳下經驗,暴雨前要把田邊排水溝清一遍,保證水流暢通。
現在不少村子組織農技員下田,教大家用秸稈、地膜臨時墊高壟臺。家里有抽水設備的,趕緊檢查能不能用,別等積水了抓瞎。種大棚蔬菜的老鄉注意,棚腳圍裙要扎緊,防雨水灌進棚內。
辣椒、茄子這些旱田作物,根部周圍可以培點干土,增強透氣性。有人覺得老說法過時,可去年鄰村王大叔沒提前排水,玉米減產兩成。
科學防澇和老經驗結合才管用,比如挖溝深度要比往年多兩指。我個人覺得,這時候多跑幾趟地頭,比坐在家里發愁強百倍。
天氣預報不是狼來了,真到暴雨傾盆時,后悔可來不及。不同地塊情況不同,山區防山洪沖毀田坎,平原防內澇泡根。家里有老人種地的,年輕人得空幫著看看溝渠,別讓老人犯難。
急人不?這雨要是連下三天,秋糧就得打折扣。現在趕緊行動,把排水溝挖通,備好塑料布遮蓋低洼地塊。
拿不準怎么操作的,村里農技站電話24小時開通,隨時能問。您那兒往年六月十九前后雨水多不?
都是咋防澇的?
莊稼人靠天吃飯,可不能被動等雨來,提前準備才是硬道理。記住了,田里排水暢,秋來糧滿倉,別讓雨水沖跑辛苦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