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作家中,最懂中國人的當屬莫言與二月河。
莫言的作品恰似一面多面鏡,映照出底層民眾復雜且真實的人性。
他以近乎嚴苛的筆觸,深刻批判著底層民眾的自私與冷酷。
在《檀香刑》里,圍觀百姓對殘酷刑罰的麻木與好奇,對他人痛苦的漠視,將人性中自私冷漠的一面展現得入木三分。
當然,莫言并未一味沉溺于批判,他同樣用溫情的筆觸贊頌普通人的人性之光。在《豐乳肥臀》中,母親上官魯氏憑借堅韌不拔的意志,在苦難歲月里守護著自己的孩子。她的形象代表了無數在困境中堅守人性底線的普通人,他們雖平凡,卻擁有不屈的靈魂與偉大的愛。
莫言懂國人不難理解,可為何另一位是二月河呢?
這是因為二月河最懂國人對帝王的尊崇,諸如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在他的筆下,清朝皇帝被刻畫成雄才大略、心系百姓的賢明君主。
而對于清朝皇帝的暴行,像殘酷的文字獄、對準噶爾部的種族屠殺等,他選擇刻意回避。
這種選擇性描寫,就如同寫希特勒傳記時,對奧斯維辛集中營只字不提,卻專注于講述他重振德國經濟,以及他對愛情的忠貞。
這兩位作家不同的人生境遇,成為國民性映照的深刻寫照。二月河生前是版稅最高的作家之一,盡享榮華富貴。
他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播出時盛況空前,成為帝王劇的典范。相較而言,莫言的大部分時光過得頗為清苦,且一直飽受爭議,即便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依舊有人對他惡語相向,各種無端指責、上綱上線。
如此鮮明的對比,令人唏噓。
莫言以文學為利器,揭示了社會底層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與壓迫,呼吁人們關注人性的尊嚴與價值。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許多國人恰恰對幫他們呼吁真相的人充滿敵意,誰為他們發聲,他們就辱罵誰。相反,他們沉醉于歷史的宏大敘事,沉浸在帝王的威嚴與榮耀之中。
他們不心疼自己的辛勞、家人的不易,卻唯獨心疼雍正如此勤政,不珍惜龍體。盡管雍正只是為了穩固自己的輪椅,但在他們眼中,雍正是心懷天下。
狗編我無意貶低二月河,并非是他塑造了國人的帝王崇拜,而是眾多人的帝王崇拜成就了他的作品。不過,我確實更敬重莫言。他以無畏的勇氣和深刻的洞察力直面社會現實問題,他的作品不僅是文學創作,更是一種社會擔當與責任。
二月河與莫言,以不同的文學視角和創作風格,為我們呈現了中國國民性的兩個側面。他們的作品與人生經歷值得我們深入思索與反省。期待未來能少一些像二月河這樣迎合的創作者,多一些如莫言這般直面現實的作家,讓下一代能進一步摒棄帝王崇拜心理,關注社會底層的苦難,反思人性的弱點,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