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燈使》的多和田葉是日本芥川獎、谷崎潤一郎獎及泉鏡花獎三滿貫的得主,也是關于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作家。在這本書中,她開創了日本末日的生活圖景,小說的最后,少年無名擔心日本的重任。
《獻燈使》雖然是一部反烏托邦的虛構小說,以幻想的形式去揭露人類社會中存在的危機,但作者的想象卻建立在日本“3.11復合災難”的背景上。在這部小說中,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都受到了嚴重災難的影響而發生了相似的變化,受到“污染”的人類本身也發生了異變。
在被污染的環境中,動植物已經發生了變異或者完全銷聲隱跡,氣候也確實反常。污染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政治經濟制度以及文化信仰。社會大亂、蕭條,災難后的日本逐漸封閉起來。老人和小孩的形象也發生異變,老人精神矍充鑠,精力沛,體態硬朗,土著則相反彎腰駝背,臉色蒼白。
義郎屬于青年一代,一代最大的一代“老人”,而無名的災難性后果是日本新出生的兒童。義郎已經過了百歲,比其他“青年老人”更老。日本發生的災難削弱了他這一代老人死亡的權力,他承擔著對家庭和社會的主要責任的憂慮。
對于義郎而言,他的時間已經不堪承受,唯一能夠抓住的就是關于無名的現實。生活在災后時代被逐漸死亡的老人承受著日復一日的苦役,而孩童帶來了新的事物,宛如希望,她們便以自己的一切去培育希望這個。
無名是孩童的典型代表,他緊張沉著的秉性使他成為了走向外國的最佳人選,卻承受著拯救日本的希望。義郎總是為虛弱的無名流淚,然而,無名并不感到難過,他將盡力做出一種初步的認識,而不會將其視為不幸。無名早已經學會了接受災后的世界,他接受了自己的虛弱和嬰兒的危險,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無名才有可能超越現實,進一步走向未來。
無名最終墜入了漆黑的海峽深處。黑暗的海峽是未知的地域,也是連接活人和死者的通道,十五歲的無名代表著日本災后世界的新一代人,他跨越日本的國家線,正是以一己之力去勾連日本的死亡與新生。
《獻燈使》呈現出的是一個充滿變異和不確定性的世界,當我們進入其中,會發現一切二元對立結構都在崩塌,原因在于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危機已經影響了人的身體與心靈內部,人已經無法確定自己。年幼的無名通過身體意識感知到了比更大的世界的存在,能夠蛸去控制自己的身體學習,這其實是一種重塑,意味著人與環境的聯系重新可以被掌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