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情緒快餐”的時代,宣傳也越來越追求“視覺刺激”,哪怕邏輯崩塌、常識逆行,也要端出一碗“感動套餐”。
只可惜,有些扭曲的宣傳,不僅感動不了誰,反而容易引起惡心的感覺。
剛見一條熱搜,說的是深圳一對母子去山西大同旅游,小孩在高鐵上把兒童手表丟到垃圾袋里遺失。沒想到,大同當地官方竟要求2名環衛工頂著高溫,在8噸的垃圾中,足足翻找了4個小時,幫這位女士找回了“兒童手表”。
請問,這是在幫人,還是在折騰人?
耗千軍萬馬,只為一人之遺;動環衛全力,換那半秒掌聲。除了有病,我實在想不出其他用詞。
事情本身已經引起人們的怒火,而讓我更沒想到的是,他們竟主動把這個操作,發了出來宣傳。
是的,你沒看錯。曝光此事不是那兩名環衛工的行為,而是出自某些人自己的手筆。
典型的現代版“何不食肉糜”,這些人完全沒有意識到,這種現象,不僅起不到半點宣傳的效果,反而只會令看客與無數普通老百姓,感到憤怒。
并且在事情被議論到熱搜上之后,該環衛公司的上級部門“大同城管局”居然還回了個“不能說值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p>
顯而易見,沒有感動,沒有認同,只有無盡的不滿、譏諷,以及質問:你們該做的事情?為什么由環衛工來完成?
月下雕龍客,日中拾糞人。感動的,只有他們自己;疲憊的,卻是我們全部。
說好聽了,是宣傳,是排憂解難。說實在點,這就是為難基層。環衛工弱勢好欺負,那就專門欺負環衛工。
垃圾本身就攜帶病毒,尤其在這種高溫天氣里,翻找足足8噸的垃圾。光想想那股刺鼻作嘔的味道就令人無法忍受??尚Π。轿魍韴筮€來一句,拍“暖心大同”,講述感人故事。冒昧的問一句,感人嗎?我怎么就沒發現呢。
施恩不問愿,唱戲不給本。掏別人的口袋,慷他人之慨,去賺自己的名聲,然后來一句“感人”。
丟手表的游客是滿意了,大同的城管局、環衛公司是滿意了,有誰問問環衛工滿不滿意嗎?在8噸的垃圾里大海撈針,就為了幫你們找那么一塊手表。
如果環衛工是什么高薪高福利職業,那我也就不多說了,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要吃好福利要拿好工資,必為人所不為,忍人所不能忍。
可環衛工拿幾個子兒,每天又工作多少時間,這之間匹配嗎?可笑還登報,這操作,簡直丟人現眼。
當然也有認為這種現象是“好事”的人,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這一點自不必提。但我很好奇,你認為這是好事,那請問這種好事,能否一碗水端平。
意思很簡單,是不是每個丟東西的人,都能通過這種方式求助?有些人丟東西明明是自己的責任,是自己疏忽大意,是否也能求助于官方,動用人力物力財力去保障自己的私利?
答案,或許會有很多,但結果必然是“一碗水絕無法端平”,這一點丟過東西的人都知道。就拿我自己來說,也曾丟失過貴重物品,求助了兩個派出所都于事無補。別說幫查一查是遇到了小偷,還是自己疏忽遺失,其中一個干脆讓我自己去問問街坊鄰居有沒有看見,都給我整笑了。另一個則說會幫我看看監控,自也是杳無音訊。
能怎么辦,當然是就著時間下酒,獨自消化掉那財帛失蹤的心痛。他們說無能為力,我也沒道理揪著不放。
這一碗水是絕不可能端平的,實際上,這碗水根本就不應該存在。每天都有人在丟東西,如果都如大同那樣“盡力”,那全國各地的警力和環衛工,其他什么事都不用干了。
我的意思是,幫找是應該的,但程度應有限,更必須考慮到對應的代價。
這要遇到點什么緊急的狀況,錯失了黃金施救的時間,后果不堪設想。想象一下,遇到歹徒報警救命,“不好意思,所里現在沒人,大家出去幫失主找錢包了,馬上幫您聯系”;市區垃圾堆積如山,甚至都阻礙通行了,“不好意思,清潔工正在從8噸垃圾里找一塊手表?!?/p>
一枚手表,揭開權力浪費的蓋子;兩名環衛,承接了城市的荒誕。這便是我從此事中得到的感觸,而不是什么“感動”。
他們以為自己在宣傳善意,其實在展示“本末倒置”;他們自以為在打造口碑,其實作秀的劇本,已經快讓人們連笑都笑不出聲了。
借淚裝燈照錦繡,驅人翻糞換掌聲。
可笑啊可笑,有些人直到今天還沒弄明白,真正的感人根本無需標簽,更不需要靠什么宣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