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醫學院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的志愿者們深入重慶市巫溪縣文峰鎮,精準開展“走訪鄉村傳暖意,關懷弱群遞溫情”系列暖心活動,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鄉親們送去健康與陪伴。
01
聆聽歲月,致敬榮光
志愿團攜帶慰問品,在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建平、婦聯主任龔蔚帶領下,走訪探望老黨員張光德、胡少蘭夫婦。張光德同志1971年7月1日入黨,胡少蘭同志1966年入黨,黨齡均逾50年,曾分別擔任生產隊隊長。他們深情回憶了在生產隊艱苦奮斗、帶頭奉獻的歲月,感慨國家巨變。溝通中,志愿者們了解到,雖年事已高,張光德仍堅守為人民服務宗旨,積極為文峰鎮團支部管理建言獻策,貢獻余熱。
張老堅持學習,向志愿者們展示了寫滿筆記的《毛澤東選集》,并動情分享入黨初心:“就是想加入為人民服務的黨!”時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張老祝福黨永葆繁榮富強,寄語青年珍惜當下、堅定信念、傳承建黨精神。志愿團成員表示:“老黨員堅定的目光和以青春詮釋信仰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我,激勵我以他們為榜樣,傳承紅色精神,勇擔時代使命。”
02
物資幫扶,傳遞生活之暖
了解到文峰鎮長興村李翠泉阿姨右下肢殘疾多年,志愿者們專程登門。針對李阿姨的康復需求,他們細致測量其血壓,依據結果提供基礎健康建議與康復指導。為緩解其身體不適,志愿者運用中醫特色療法,實施了耳穴貼壓。針對李阿姨關心的社保問題,志愿者還詳細講解了辦理社保和醫保的流程,包括所需材料清單、業務辦理地點,以及針對行動不便人群可申請的上門辦理或代辦服務途徑。
03
趣味相伴,點亮求知之光
長興村謝合翠奶奶家中有三兄妹,父親長期在外務工,母親亦不在身邊。志愿者們來到家中,化身“知心哥哥姐姐”,通過跳繩、畫畫、故事分享等形式,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逐漸敞開心扉。志愿者們還為孩子們送去學習用品和零食,傳遞關愛。他們表示:“探訪深切體會到留守兒童對精神關懷的需求,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醫者仁心’和責任擔當的理解,實現了雙向成長。”
志愿者們以“暖心服務”為紐帶,用腳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換取信任,用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擔當。縷縷關愛暖流,在巫溪鄉村間流淌,匯聚成強大正能量,不僅溫暖了特殊群體的心田,也照亮了志愿者們服務鄉村、奉獻社會的青春之路。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學院微信平臺
文|肖文清
圖|中醫學院分團委學生會
編輯|肖文清
指導老師|王紅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