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純
近日,浙江省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設優秀實踐案例公布,紹興市3個案例入選,分別為柯橋區楊汛橋街道“鉆年代”共富工坊、上虞區驛亭鎮“虞之夢”共富工坊和嵊州市三界鎮依滋菜特色小吃共富工坊。
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旨在鼓勵企業入村設置專門共富車間、共富崗位等,定向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低收入群體等,用工關系更穩定的同時,對產業的發展起到有力促進作用。近年來,紹興市探索黨建引領、產業為本、文旅融合等建設模式,促進各方資源整合,推動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設擴面提質。
產業是工坊建設的核心要素。紹興市充分挖掘黃酒、蠶桑、鮮果、布藝、小吃等本地特色產業資源,鼓勵工坊把項目、技能培訓等帶進村,助力百姓就業增收。如此次入選的嵊州依滋菜特色小吃共富工坊,安排技術骨干為工坊新員工提供“一對一”小籠包制作輔導,培訓直播帶貨技能,累計開展定向培訓40多場,吸納農村閑置勞動力100余人,人均月增收4000元。
“我們還注重打造‘一坊一品’矩陣,帶動傳統產業煥新。”紹興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如在紹興黃酒小鎮設立“釀酒工坊”,帶動周邊農戶參與技藝傳承培訓;在中國輕紡城周邊布局“布藝工坊”,將服裝剪裁、面料檢測等工序下沉至鄉村等,讓產業與共富深度融合。
當前,紹興市還積極搶抓文旅融合風口,助力產村融合、農旅互促,打造具有辨識度的特色工坊?!坝葜畨簟惫哺还し煌ㄟ^打造“楊梅文化節”,融合采摘體驗、文創展銷、鄉村音樂節等活動,年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越城區大禹蠶種工坊打造的“蠶桑文化研學之旅”,帶動鮮果銷售和文旅收入160余萬元。
工坊建設離不開各方資源的支持。紹興市依托黨建聯建等機制,推動資源整合與精準對接?!般@年代”共富工坊由街道黨工委牽頭,聯合知名企業與村黨組織共建,通過改造盤活閑置農房資源建成金剛石加工車間,累計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70余人,幫助人均月增收超1500元。針對工坊建設中普遍存在的資金、銷售渠道等難題,紹興市工商聯鼓勵組建“共富幫扶團”,聯合駐村指導員、金融顧問等力量協調解決。此外,還開發“越商共富”數字化平臺,集成用工需求、技能培訓、政策咨詢等功能,推動就業服務提質增效。
截至目前,紹興市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總數已經突破220家,累計幫助解決就業崗位超過12000個。紹興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紹興市將在工坊提檔升級上做文章,指導工坊進一步做優特色,完善技能培訓體系,拓寬增收渠道,打造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集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