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23太原馬拉松賽的徐斗
徐斗在晉祠博物館內拍照留念
我是徐斗,來自云南昆明,是一個馬拉松狂熱愛好者。2025太原馬拉松賽報名開啟,我激動地再次報名參賽。此時,我的心早已飛到太原——這座用滿城綠意和淳樸人文,讓我這個異鄉人有回家感覺的城市。奔跑在汾河畔,每一步都如同踏在幸福的漣漪上,那種滿滿的幸福感,至今讓我回味。
我的跑步故事始于2014年。那年公司體檢后,醫生嚴肅地警告我體重超標、健康亮起紅燈。從那時起,我下定決心改變,每天從1公里起步,一步步挑戰半程、全程馬拉松。朋友們笑我癡狂,但我卻愛上了這份“自由”——跑步不求人,下樓就能跑。從最初氣喘吁吁的1公里,到如今享受10公里的風馳電掣,我找到了生命的節拍。10年間,我跑過50多場賽事,足跡遍布40多個城市:北京的故宮紅墻、上海的外灘夜色、廣州的珠江晨光,都曾讓我流連。但太原,卻像一顆璀璨的星辰,在我的記憶里永遠閃耀。因為它不只給了我賽道,更給了我一顆歸屬的心。
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是在2015年到太原出差。出發前,我心里還揣著對“煤炭大省”的刻板印象,擔憂空氣污染會讓旅程蒙塵。走出太原站,來到汾河畔時,我立即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清澈的河水嘩嘩流淌,兩岸草長鶯飛,綠意盎然;天空湛藍如洗,白云悠閑地飄浮,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在郝剛剛羊雜割店內,熱氣騰騰的羊雜湯端上桌,濃郁的香氣直鉆鼻孔,湯汁鮮美醇厚,一口下去,暖流從胃里蔓延到全身。店員笑呵呵地問:“外地來的吧?嘗嘗我們太原的味兒!”那一刻,我的心好暖。
午后,我來到久負盛名的晉祠博物館。漫步其間,觸摸著斑駁的石刻,耳邊仿佛響起歷史的回音。講解員耐心講述著唐叔虞的故事,她的聲音溫柔而自豪,讓我感受到太原人對文化的敬重。傍晚,我在山西會館點了一碗山西刀削面,面條筋道爽滑,配上醋的酸香,吃得我額頭冒汗。那一刻,在我心中,太原不再是地圖上的一個點,而是煙火氣十足的溫馨家園。
2023年,我成功中簽太原半程馬拉松。賽前一周,我重游汾河兩岸,發現變化驚人:綠道拓寬、塑膠步道平整,垂柳如綠瀑搖曳,空氣清新如天然氧吧。我慢跑熱身,微風吹來河水濕氣和花草清香。一位小姑娘跑上前甜甜地問:“叔叔,您是跑馬拉松的嗎?”我點頭微笑,在我眼中,太原的文明進步,不只是環境,更是人與人間的溫情。
比賽當天,整個賽事都在汾河邊進行,坡度平緩視野開闊:左看河水金光如流動玉帶,右看垂柳沙沙作響似為我加油,沿途歡呼如暖流包裹著我:“加油,加油……”市民們舉牌、揮旗吶喊加油,個個笑容燦爛。志愿者們在補給站忙碌,遞水、遞紙巾,讓人倍感溫暖。
奔跑中,我不只追求完賽,更在品味這場盛宴。汗水浸透衣衫,腳步卻輕盈如飛。每一步,都像在翻閱一本綠意盎然的城市之書:志愿者們的笑臉是書頁間的插畫,跑友們的鼓勵是書中的批注。沖過終點時,計時器顯示新成績,但我最珍貴的收獲是那份滿滿的幸福。
2025太原馬拉松賽開賽在即,我期待能與全國各地跑友,在這座城市繼續追逐幸福。在這里,心暖夢甜。太原,等著我!
徐斗(自述) 記者 周利芳(整理)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太原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