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為繞過中方管制,美國買家通過第三國轉運獲取關鍵礦物。美國這一行為,撕開了國際貿易秩序的一道口子,也讓全球看到了關鍵礦產博弈背后的暗流涌動。在現代科技與國防工業體系中,銻、鎵、鍺等關鍵礦物猶如大廈基石,缺之不可。銻廣泛用于電池、芯片制造以及阻燃劑生產,鎵和鍺更是半導體、光電子設備的核心構成材料。據統計,全球約80%的銻產量由中國把控,鎵和鍺的產量,中國占比也超60%,在全球關鍵礦產供應版圖里,中國的主導地位清晰可見。
稀土(資料圖)
長久以來,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實施諸多技術限制,還施加了高達54%的關稅。2024年12月,中國商務部果斷出手,宣布禁止向美國出口銻、鎵、鍺等關鍵礦產,以此作為對美國一系列不合理行徑的有力反制,旨在通過關鍵資源管控,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美國海關數據顯示,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這短短五個月內,美國從泰國和墨西哥進口了3834噸銻氧化物,幾乎等同于此前三年進口總量。再看中國海關數據,截至2025年5月,泰國和墨西哥在2023年還未躋身中國銻出口前十的國家,卻在今年一躍成為中國銻的前三大出口市場。咨詢公司RFCAmbrian指出,泰國和墨西哥境內各僅有一家銻冶煉廠,且墨西哥的冶煉廠今年4月才重新開工,兩國本身并無大量該金屬的開采活動,進口數據的異常背后,轉運行為的嫌疑極大。
美國企業在繞過禁令的操作上,形成了一套隱蔽流程。先是采購代理從中國生產商處獲取關鍵礦產,接著貨運公司接手,將裝有礦產的包裹轉運至另一個亞洲國家。在轉運途中,貨運公司會重新貼標,把貨物偽裝成鐵、鋅或者藝術用品等普通物品。貨物抵達第三國后,會被重新加工、包裝,貼上“泰國制造”或者“墨西哥制造”的標簽,徹底搖身一變,以第三國產出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出口到美國。
稀土(資料圖)
2025年5月,中國商務部明確將此類繞過禁令的轉運行為定性為危害國家安全的舉動,并迅速部署專項打擊行動。公安部、海關總署等多部門聯合出擊,針對“偽報瞞報”“夾藏走私”等違法行為重點整治。在內蒙古、江西等資源大省,實行穿透式監管,從礦山開采源頭,到最終出口報關,各個環節緊密把控。對于違規出口企業,處罰極為嚴厲,最高可處以走私貨值10倍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盡管中國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但在實際監管中,依舊困難重重。貿易數據層面,難以精準識別參與轉運的具體公司;轉運模式極為隱蔽,貨物拆分運輸、多次中轉,給監管工作增添極大難度,這使得中國出口管制政策的預期效果,正面臨嚴峻挑戰。
美國通過第三國轉運獲取關鍵礦產,直接削弱了中國出口禁令的效力。原本旨在通過限制關鍵礦產出口,對美國相關產業形成制約,維護自身利益的政策,因美國這一迂回手段,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在關鍵礦產領域的反制效果大打折扣。
美國此舉在國際上掀起軒然大波,加劇了全球范圍內對關鍵礦產的激烈爭奪。這種繞過禁令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為其他國家開了不良先例,可能引發更多效仿行為。從雙邊關系看,進一步惡化了中美關系;從全球供應鏈角度出發,導致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的穩定性遭到破壞,影響眾多依賴關鍵礦產的行業正常運轉。
稀土(資料圖)
深化跨部門協作,形成更緊密、高效的監管合力。加強對重點中轉國貿易數據的動態監測,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提升監管效率。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細化懲處標準,加大對參與轉運、走私關鍵礦產行為的懲處力度,形成強大威懾力。
中國應積極與其他國家在關鍵礦產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實現信息實時共享。通過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及時交流關鍵礦產貿易中的異常情況,共同打擊非法轉運、走私行為,維護全球關鍵礦產貿易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