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10多國發出警告信,唯獨給了中方獨一份的待遇?美財長放低姿態,只想跟中方見一面。
美國總統特朗普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關稅談判的耐心逐漸耗盡,日韓等十多個貿易伙伴,接連收到了美方的警告信——最晚將從8月1日起,加征額外關稅。
特朗普還在信中寫到,貿易逆差已經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加征關稅是為了“確保貿易公平”,希望貿易伙伴能夠“理解”。
從特朗普公布的這份“加稅名單”來看,其中大部分都是亞洲地區國家,不少還是中方的鄰國。然而就在特朗普對這些國家發出關稅威脅的同時,卻又給了中方獨一份的待遇。
就在當地時間7月7日,負責貫徹特朗普關稅意志的心腹——美國財長貝森特,突然向中方釋放積極信號,還稱“如果中國愿意的話,中美可以一起做很多事情,從貿易拓展到其他領域”。
美國財長貝森特
貝森特還稱,期待跟中國同行見面,以推進“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合作。對比之前的態度,美財長這一次將姿態放的很低,言辭中也帶有少見的誠懇。
那么在美國推進與其他國家關稅談判的關鍵時期,特朗普政府又為何對中方釋放出“特殊”的合作信號呢?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倘若這個時候,美國繼續對中國等主要經濟體步步緊逼,那么很有可能讓不愿接受美國談判條件的國家,轉而選擇跟中方統一陣線,共同抵抗美國的關稅施壓。
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到底有多大效果,我們在過去幾個月里也都看到了,起初聲勢浩大,實則后勁不足。
在中方的對等反制下,特朗普很難通過關稅手段迫使中方讓步,最終只能回到磋商解決問題的渠道上來。
那么同樣的道理,特朗普現在宣布將對14個國家加稅、還威脅不許對方對美國展開關稅報復,其實也是想要速戰速決,以免陷入長期的“拉鋸戰”。
貝森特和特朗普
所以這個時候,美方一邊恐嚇其他國家盡快達成貿易協議、一邊又對中方釋放合作信號,實際上就是在做“兩手準備”,先迫使其他國家屈服,然后再騰出手來跟中方接著談。
別忘了,中美日內瓦會談后達成的共識中,包含一項針對24%的關稅暫停90天的窗口期,算一算日子,差不多8月上旬就到了截止日期,到時候特朗普是如約收手?還是繼續加稅?就看接下來中美之間的會談成果了。
而對于美方來說,下一階段的磋商,稀土仍然是最為關注的議題。幾天前,貝森特就曾向中方喊話,希望能夠加快對美稀土出口,最好能夠恢復到4月初的出口規模。
可見,美國國內企業對稀土還是催得緊,所以壓力自然就轉嫁到了特朗普身上。美方提到的“中美可以在其他領域擴大合作”,可能也包含關鍵礦產領域,暗示讓中方進一步放寬稀土出口限制。
但稀土作為我們手中的一張“王牌”,自然是不會輕易打出的,美方最好不要動什么歪心思。
稀土資源
總而言之,美方對于合作的誠意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更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來才行。
美財長既然期待跟中方見面,那么首先就要為會談創造積極氛圍,一邊喊話一邊施壓可不行。
只有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中美經貿關系才能健康穩定的向前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