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收到警告信,特朗普這回要動真格,韓國現在很清楚,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可言了。
韓國總統李在明
就在近日,一封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的“關稅警告信”,被送到了韓國總統李在明的面前,同樣收到這封信件的,還有日本首相石破茂。
在這兩封內容幾乎一致的信中,特朗普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么迅速跟美國達成貿易協定,彌補美國的貿易逆差;要么就等著從8月1日起,被美國加征25%的關稅。
除此之外,沒有第三個選擇,倘若敢采取關稅報復措施、或嘗試從第三方國家轉運來規避制裁的話,將面臨更加嚴厲的懲罰。
這就是美國對待“盟友”的態度,除了日韓之外,還有12個國家也同樣收到了來自美方的“關稅警告”,稅率最高達40%。
從這里也就不難看出,特朗普這回是要動真格了,韓國自知已經沒有退路可言,于是立馬就作出了回應。
美國總統特朗普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聲明稱,美方雖然宣布要對韓國加征25%的關稅,但將最后期限從原先的“7月9日”調整到“8月1日”,實際上是暫緩征收關稅。
韓方將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跟美方加緊談判,并以此為契機,改善國內法規和體系,以解決美國關注的貿易逆差問題。
很顯然,特朗普的恐嚇,對韓國奏效了,接下來或許要不了多久,特朗普就能從韓國手中拿到想要的談判成果。
而韓國這次選擇低頭,其實也在意料之中。從一組數據來看,韓國制造業GDP對美依賴度為13.7%,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自從特朗普宣布對汽車及相關零部件加征25%關稅后,韓國企業就陷入了恐慌之中。
壓力自然也就給到了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為了兌現競選時作出的承諾、更為了穩固自己的執政地位,李在明急于拿出重要的外交成果,而促成韓美貿易協定,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
韓國出口貿易
為了贏得美方的好感,他上臺后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了特朗普,并且著重強調了韓美同盟的重要性,并承諾就關稅問題加強協調。
然而由于在關鍵問題上,雙方分歧始終難以調和,關稅談判也因此陷入了僵局。就連李在明也不得不承認,跟美國的談判“非常困難”,不確定是否能在最后一刻達成協議。
但美方很顯然已經不想再跟韓國繼續拉扯下去了,干脆公布了最終時間——8月1日之前要是還談不攏,那就等著被美國加征25%的關稅。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極限施壓”的策略,一邊威脅加稅,一邊延期談判,為了迫使后者盡快妥協。
而對于韓國而言,在缺乏足夠談判籌碼的背景下,除了接受美國開出的談判條件之外,似乎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可言了。
韓美關系
但若是包括韓國在內的其余國家,能夠頂住壓力、絕不低頭的話,那么說不準以特朗普的風格,到了8月1日之后,再搞一個月的“關稅暫緩期”,也并非沒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