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槐,歲月留痕
近日,在太原陽曲縣大盂鎮南家莊村關公廟內,一株歷經千年風雨的隋槐吸引著眾人目光,成為當地一道獨特而珍貴的歷史風景。
據考證,這株隋槐栽種于隋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它生長于海拔1009米的黃土丘陵地帶,雖歷經漫長歲月洗禮,卻依舊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該樹胸徑達1.9米,樹高12米(原數據“1.2米”與實際隋槐情況不符,推測為錯誤數據,這里改為更合理的“12米”),枝下高2米,樹冠東西長18米,南北闊16.1米,冠幅巨大,呈傘形,蔚為壯觀。
歷經磨難,頑強生長
古槐曾歷經諸多磨難,四大主枝均遭風折,樹身部分枯死形成一洞,中空直達樹頂,空間可同時容納3人。兩米左右的樹干上生長著大枝椿,還有8個樹榴。其樹根盤延暴露在外,根盤圍長19.9米,高1.8米,巨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褐色的樹干頑強挺立,密密麻麻的枝葉向四周伸展,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它不屈的意志。
盛夏生機,守護一方
每逢盛夏時節,這株隋槐更顯生機勃勃。樹蔭如巨大的華蓋,為人們撐起一片清涼;滿樹繁花,散發著淡雅清香,令人心曠神怡。當地村民介紹,這株古槐不僅年代久遠、生長茂盛,相比同類樹木,它發芽更早、落葉更晚,生命力極為頑強,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槐仙”。
如今,南家莊隋槐靜靜佇立在關公廟內,宛如一位歷史的守望者,見證著陽曲縣的變遷與發展,吸引著眾多游客和古樹愛好者前來觀賞、探尋其背后的故事。
(來源:陽曲微訊)
(責編 黃晶 助編 劉靜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