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貿易額下降,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呢?俄羅斯方面的態度并不悲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日前,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副部長阿列克謝·格魯茲杰夫在第九屆中國和俄羅斯博覽會上,針對今年以來中俄貿易額增長降速的問題,做出了表態。
格魯茲杰夫說,前幾年,中俄貿易實現了穩定增長,今年的形勢與以往略有不同,但我們必須客觀、批判性的看待貿易額下降。
同時,他還表示,俄羅斯相信從長遠來看,中俄貿易額勢必會持續增長,雖然增長的勢頭沒有前幾年那么強勁,但是中俄貿易質量勢必進一步提升,將轉向更高附加值的商品貿易和創新型商品貿易。
俄羅斯副部長的此番表態,實際上針對的是自今年以來,中俄整體貿易額同比增長有所下降的問題。
客觀講,這種下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中俄貿易額之所以猛增,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俄羅斯方面主動擴大了對華出口,但俄羅斯對華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而中國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總量是相對固定的。
尤其是在中方還要考慮同時從沙特、伊朗等中東國家進口大量石油的背景之下,中國國內對俄羅斯化石能源的需求量是有一個上限的。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中俄石油貿易遠沒有達到這個上限,因此雙方貿易的初期增長非常迅猛。可以肯定的是,在雙方現有貿易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傳統貿易的增長空間必然會逐步縮小。
尤其是最近兩年,由于烏克蘭戰場的需要,俄羅斯急需從對華貿易上獲取大量資金,因此持續性擴大了對華出口,短期內使得中俄石油貿易的總額已經接近了中國對俄羅斯石油需求的上限。
這種背景之下,雙方的貿易增速開始出現下降,是符合客觀規律的。
其次,從外部因素來看,俄烏沖突爆發以后,美西方對俄羅斯展開了多輪極限經濟制裁。
尤其是去年,隨著直接制裁的手段幾乎用盡,美西方為了進一步限制俄羅斯,開始趨向于使用間接制裁手段,也就是通過制裁跟俄羅斯進行貨物貿易的其他國家,來達到間接制裁俄羅斯的目的。
這實際上也影響到了中俄之間的貿易結算。
比如,美國對參與中俄石油貿易的中國銀行進行二級制裁,雖然中國并不懼怕這種制裁,但基于美國在當前全球金融體系之中的主導地位,這種金融制裁還是會影響到中俄之間的貿易結算。
這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中俄之間的貨物貿易。
除了美國之外,歐盟也是希望通過二級制裁方式向俄羅斯進一步施壓,而中歐之間的貿易額同樣巨大。
這些外部因素,勢必會影響中俄貿易額的增長。
過去一段時間里,俄羅斯對此是有些不滿的,或者說俄羅斯國內一些不了解情況的人,總希望中國能進一步擴大對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的進口,從而能夠保持中俄貿易額的增速。
國家之間,利益為先。
中國有自己的核心利益,中俄之間的友好關系我們需要考慮,但也不可能為了照顧俄方的經濟利益,就不顧一切地進口俄羅斯的化石能源產品,一方面影響到與其他能源進口國家的貿易關系,另一方面也會大量超出自己的能源需求上限,從而影響到自身的經濟發展節奏。
事實上,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中國頂著西方的壓力,沒有中斷跟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這對俄羅斯已經是非常大的支持。因此,俄羅斯不能只想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中國的利益。
現在,俄羅斯高層在中俄貿易問題上發表積極的言論,能夠客觀看待中俄貿易額增長速度下降的趨勢,這無疑是有助于中俄全面關系持久友好發展的。
格魯茲杰夫有一點說的非常好,俄羅斯想要擴大跟中國的貿易總額,起初當然可以僅靠石油貿易,但往后是不可能單純只依賴化石能源貿易的。
不管是農產品還是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其他商品貿易,俄羅斯只有切實提高和豐富本國供給側的輸出能力,主動的去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持續擴大對華貿易。
這實際上也是俄羅斯想要實現再工業化,擺脫對單一能源經濟依賴的必由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