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生賀顯貽,今年高考取得了604分,按照常規判斷,這樣的分數足以敲開知名大學的大門,選擇熱門專業,可令人意外的是,賀顯貽報了一所湖北武漢的民辦高職院校!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讓許多人都無法理解,明明考了一個能上雙一流的分數,最后為什么卻上了專科?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個看上去“算錯”了的賬本
自從高考結束后,各地的高考成績就是大家關注的重點,而浙江諸暨的高中畢業生賀顯貽,考出了一個絕對的高分:604分。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個分數,在今年的浙江意味著什么?它穩穩地超過普通類一段線114分,甚至比肩負著篩選拔尖人才使命的特招線,還高出12分。
按照社會默認的投資指南,這筆“分數資本”最穩妥的投向,無疑是一所聲名顯赫的“雙一流”大學,一個前景光明的熱門專業。
圖片來自于網絡
可賀顯貽的志愿表,卻像一個算錯了的賬本,她把這604分,投向了湖北武漢的一所民辦高職院校——武昌職業學院專業。
一個足以敲開頂尖學府大門的分數,最后兌換成了一張專科的錄取通知書,這筆賬,任誰看,都覺得“虧大了”,然而在這本驚呆了所有人的賬本背后,還藏著一本外人看不見的“心賬”。
圖片來自于網絡
賀顯貽的心賬里,沒有分數換學歷的冰冷計算,只有一個從小就滾燙的夢想:當兵,這個夢想的種子,是她那位當過兵的舅舅種下的。
軍人的樣子,軍營的故事,在她心里扎了根,發了芽,所以當別人為她的604分扼腕嘆息時,她自己卻異常平靜和篤定。
圖片來自于網絡
“分數只是一個數字,”她說,“選擇適合自己、自己有興趣的道路才更重要。”也正是因為當兵的夢想,她才會選擇這個學校的定向軍士專業。
她的這份篤定,沒有遭遇家庭的阻力,反而得到了最堅實的支持,母親的態度很明確:“孩子一直有這個夢想,家里都很支持。”他們甚至專程去武漢考察了學校,對那里的環境和氛圍感到滿意。
定向軍士是什么?
圖片來自于網絡
很多人不解,源于對“定向軍士”這個選擇的陌生,在傳統的學歷鄙視鏈里,從一個能上“雙一流”的本科,滑向一所民辦專科,這無疑是一種“下沉”。
但他們不知道,賀顯貽選擇的,是一條截然不同的賽道,所謂“定向軍士”,是為部隊直接培養和儲備專業技術人才的特殊通道。
圖片來自于網絡
學制三年,畢業后無需再擠招聘會,直接進入部隊相應技術崗位服役,對于那些有從軍夢,但分數又夠不上軍校線的孩子來說,這是一條通往理想的“前線”。
賀顯貽奔赴的這所武昌職業學院,也并非無名之輩,它從2015年就開始試點,已經為部隊輸送了超過8000名技術骨干,經驗豐富。
圖片來自于網絡
更關鍵的一點是,定向軍士的招生名額,女性本就鳳毛麟角,競爭激烈到錄取分數線常常遠超男性。
賀顯貽這超出一大截的604分,不是“浪費”,而是確保她能在這條窄路上穩穩登陸的“船票”,是她決心的最好證明。
圖片來自于網絡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網友認為,賀顯貽的選擇“錯了”,不少網友都評論道:“太傻了!”“絕對是浪費分數!”“民辦專科以后怎么辦?前途毀了!”
圖片來自于網絡
甚至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這個考生很有可能是退而求其次,其他學生根本沒有模仿的可能,而這些議論的背后,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實用主義:分數必須兌換成最高等級的學歷和最“體面”的未來。
圖片來自于網絡
當然也有部分網友支持,敬佩這種不被分數綁架的勇氣,為夢想而活,比什么名校光環都強。
結語
有趣的是,賀顯貽并不是孤例,近年來,放棄清北選擇心儀專業,舍棄上海交大投身二本海關學院……類似的“反常”選擇,正變得越來越多。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或許是一個縮影,當下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家庭,正悄悄地從對“名校光環”的盲目崇拜中抽離出來,轉而更務實地審視個人興趣與長遠的職業規劃。
武昌職業學院的黨委書記親自致電賀顯貽祝賀錄取,這個姿態本身,也意味深長,它代表著一種來自體制內的認可:職業路徑沒有高下之分,為國效力的每一份熱忱,都值得被尊重和善待。
圖片來自于網絡
過去,我們的人生似乎總有一個“標準答案”:考高分,上名校,找好工作,可現在,總有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你,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參考信息
賀顯貽(604分)放棄本科,被高職院校錄取!
紅網2025-07-13
高考604分放棄本科,被高職錄取!考生本人回應
2025-07-14 13:14·津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