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老將軍楊得志十分欣慰,他要和幾個戰友一同去看望他們的老領導陳士榘。忙里偷閑,老友相見,當然萬分喜悅。
然而大伙兒見面之后,現場氣氛卻一度有些尷尬。
究其原因,一同前來的楊得志、楊成武和伍修權這三個人,職務都比陳士榘高,所以他們的關系與幾十年前相比,有些顛倒的味道。
見此情況,楊得志靈機一動,想出一個辦法化解尷尬。他做了什么?
80年代,老一輩革命家陸陸續續退出一線,辛苦奮斗大半生,終于有時間好好享受生活,品味人間煙火。
一天,老紅軍陳士榘得知,自己昔日的三個老部下要來登門探望。
他相當高興,早早起身準備,把自己收拾得分外精神,等著和老朋友見面。
沒過多久,門外響起了汽車的聲音。遠遠地,陳士榘看見了楊得志的身影。
與此同時,楊得志也看到了他,大嗓門問好的聲音很快傳來,陳士榘的臉上隨即掛上笑容。
幾個老伙計好久不見,對對方十分掛念,他們互相問候,對著對方拍拍胳膊拍拍肩,又親親熱熱地回到室內,一同閑聊。
和楊得志一起來的,還有楊成武和伍修權二人,他們三個,曾經是陳士榘的老部下。
抗日戰爭時期,陳士榘擔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的參謀長,而楊得志等人還要往下排,職位都是團長一類,所以他們都歸陳士榘領導。
那個時候,人民軍隊雖然不講究“官大一級壓死人”這一套,但畢竟還是個令行禁止的地方,所以上級在部下面前是存在一定權威的。
因此哪怕過了這么多年,在陳士榘的面前,楊得志等人還保留著過去的一些習慣。
只是,過去畢竟只能代表過去。事實上,新中國成立之后,無論是楊得志還是楊成武和伍修權,他們的職位都比陳士榘更高了。
也就是說,現在在他們的面前,陳士榘才是部下。這種前后顛倒的關系,著實讓眾人都有些不適應。
楊得志的履歷不用多說,解放軍代總長的身份,以及濟南、昆明等軍區司令員的身份,都是他光輝人生的注腳。
革命年代,楊得志就屬于敢打敢拼的一類人。
解放戰爭時期,濟南戰役是解放軍在華東地區發起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而楊得志就是攻堅戰的指揮官。
面對防御森嚴的敵軍,楊得志與許世友等人通力配合,兵分多路,進攻防守一體化建設,逐漸突破敵人的防線,最終拿下濟南。
沒有人能否認,濟南戰役打得非常漂亮,而楊得志這位指揮官當然是功不可沒。
像他這樣有勇有謀的將才,放在任何地方都是稀缺資源,十分珍貴。
正是因為如此,當解放軍總參謀長的位置空缺時,他才有能力頂上,挑大梁擔重任。
除此之外,他還是中央軍委常委的一員,說話做事很有分量。
和他一樣,楊成武也是中央軍委常委,在六十年代絕對算得上軍委頂梁柱,是為人民服務和建設軍隊的肱股之臣。
楊成武在抗日年代,就是建設敵后抗日根據地和游擊隊員的有生力量。在他多年的征戰生涯中,榮譽更是數不勝數。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七十年代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了。
這是一場爆發在和平年代的局部戰役,雖然影響范圍不大,但戰斗的結果對我國而言十分重要。作為指揮官,楊成武肩上的責任重大。
他坐鎮全局,根據解放軍戰線推進的情況,隨時運籌帷幄,以速戰速決的方式拿下戰斗,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這次戰役也讓所有人看到,哪怕已經在安穩環境中生活了許多年,楊成武依然是寶刀未老,依然可以貢獻經典戰斗案例。
憑借著閃閃發光的功勛,本就是軍區司令員的楊成武又升任解放軍總參謀長,話語權和地位進一步提升。
至于伍修權,他在建國以后的發展軌跡,和楊得志楊成武二人就不太一樣了。
他并沒有繼續深耕軍事領域,而是轉戰外交陣地,在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繼續為了祖國和人民而戰斗。
四五十年代,我國面臨的外交局面絕對算不上理想,因此可想而知,伍修權遇到過多少艱難險阻。
后來被調回軍事陣地,他又擔任過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無論在哪個崗位,他的一顆紅心都沒有變過。
這三位躋身中央軍委領導班子行列的老同志,職位都比陳士榘更高。
至于陳士榘,身為革命老紅軍的他,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最有名的身份同樣也是司令員。
不過他不是軍區司令,而是一個兵種,工程兵的司令員。
以陳士榘的能力和資歷來看,他其實一直都有往上升的可能性,機會也曾來到過他的面前。
只是,他自己并沒有離開工程兵部隊的想法。
比如1965年,那個時候,軍委總參謀長羅瑞卿離開崗位,這個職位空缺了出來,毛主席有讓陳士榘頂上來的想法。
他是個老同志,無論是黨性也好,還是工作能力也好,都已經經過了實踐的考驗,時間也都給出了答案,所以毛主席相信,他肯定錯不了。
在剛剛聽到這件事情的風聲,中央軍委還沒有正式宣布人員任免情況的時候,陳士榘主動找到了總政治部的黨委副書記劉志堅。
劉志堅
劉志堅明確告訴他,中央確實有這個想法。隨即,他也明確向劉志堅表態,自己不想離開工程兵部隊,這支隊伍還有很多需要操心的地方,他放不下。
而且,陳士榘知道,我黨從來不缺人才,總長這個職位,一定能夠找到比他更合適的人來擔任。
他是個意志力十分堅定的人,從來不愿意干半途而廢的事情。要讓他為了向上走,丟下工程兵,他是做不到的。
劉志堅沉默了一會兒,答應把他的心聲反饋給中央。回去以后,陳士榘心里還是七上八下,總是無法踏實。
最著急的時候,他一個無產階級戰士,唯物主義的信仰者,甚至都做出過向上天祈禱的事情。
任何人都能看出來,軍委總長的實權肯定比工程兵司令員要大,前者基本可以和前途光明四個字劃等號。
陳士榘是聰明人,但他做出來的事情,看起來卻不那么“聰明”,不過卻讓人敬佩。
好不容易,他終于等到中央軍委的任命發出。他的職位沒有改變,還是工程兵司令員,總參謀長則另有其人。
這是他第一次明確拒絕絕佳的升遷機會,但不是唯一一次。
事實上,對于陳士榘來說,升遷或者不升遷,根本沒有那么重要。像他們這樣精神力量強大的人,內心有更加崇高的追求。
不過,人到晚年,老戰友見面,過去三個老部下成了自己的上級,這還是讓陳士榘有點無措。
見此情況,楊得志果斷對他說:“你就是我們的領導!”就這么一句話,如同一顆定心丸,讓陳士榘放松下來。
他在意的并不是領導這個稱謂,而是他們老戰友之間的感情。
他當然不可能在楊得志三人面前擺出老領導的架子,只是想找到一個微妙的支撐點。
而楊得志的一句話卻明明白白告訴他,他們還是他們,現在的老將軍,過去的愣頭青,都是他們。
很多事情都變了,但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永遠不會改變。
參考資料:
1、“工兵王”陳士榘——《中國人才》2007年第18期66-67,共2頁
2、被譽為“工兵王”的開國上將陳士榘——《黨史博采(上)》2011年第10期11-15,共5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