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淄博市經開區傅家鎮小屯村,玫瑰園里露珠未晞。近日,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山東理工大學“智匯三農”實踐團的成員們來到此地,將專業技能與社會實踐深入結合,為玫瑰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新活力。當青春智慧與泥土芬芳相遇,一幅以科技為筆、以實踐為墨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小屯村徐徐鋪展。
走進玫瑰園,近100畝的土地上繁花綻放,如霞似錦。然而,產業升級的瓶頸也讓種植戶們焦慮:傳統銷售渠道漸顯乏力,產品附加值亟待挖掘,品牌認知度與消費者連接度更是薄弱環節。實踐團成員們俯下身來,在花田間傾聽農戶們樸實的困擾,用腳步丈量著玫瑰產業從種植到市場的每一寸真實距離。泥土沾滿了鞋襪,但產業振興的圖景卻在年輕的心中愈加清晰——科技賦能,或許正是破解困局的金鑰匙。
在深度調研基礎上,他們帶著精心整理的方案,走進了當地政府部門的會議室。方案中呈現的不僅是玫瑰深加工產品的市場前景分析,更是融合了電商思維和數字化營銷的整體解決方案。恰逢淄博市供銷社上半年工作調度暨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小屯村舉辦,實踐團成員立馬充當起推廣大使,為與會人員介紹玫瑰產品并邀其品嘗。
在抖音官方旗艦店的籌備工作中,他們化身專業產品團隊:精心調試光線,為玫瑰純露、花茶、精油等深加工產品拍攝富有吸引力的主圖與詳情頁;逐字打磨產品文案,提煉玫瑰品質亮點;優化店鋪視覺設計,力求在方寸屏幕間傳遞出小屯玫瑰的獨特價值。每一幀畫面、每一段文字,都是青年才智對鄉村產品的深情“翻譯”。
隨后,實踐團成員們走進直播間,精心挑選玫瑰茶、鮮花餅、玫瑰面膜等特色產品,深入研究產品特點與優勢,做好直播籌備工作,力求在直播中精準傳遞產品價值。在直播中,成員們以熱情的介紹和專業的產品知識向觀眾們展示玫瑰以及其他深加工產品的獨特之處,利用網絡與新媒體的專業知識助力產業發展。
而實踐團最有意義的舉措,是賦予玫遇玫瑰園里40萬株鮮花獨一無二的“數字生命”——為60余個品種的玫瑰花生成專屬二維碼。這枚小小的標識背后,是一個個融合了科技與鄉村情感的“花朵檔案”,這既是嚴謹的溯源認證,更是充滿溫度的鄉村敘事,讓消費者在指尖滑動間建立起與小屯玫瑰的情感紐帶。小屯村的玫瑰,第一次在數字世界中擁有了自己可識別、可對話的“身份”。
“智匯三農”實踐團的腳步并未止于推廣與賦能。他們深入考察本地加工廠,了解設備與技術現狀,積極為產品研發注入高校的創新思維。從玫瑰花瓣中提取更高純度的精油工藝,到開發符合年輕消費者口味的玫瑰新飲品配方,再到探索玫瑰元素在文創領域的應用潛力,實踐團成員結合食品科學、視覺傳達等專業知識,為玫遇玫瑰產業的鏈條延伸與價值躍升提供了充滿活力的“青春方案”。
“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需要最前沿的科技落筆,更需要俯身向下的實干運筆。高校學子的專業知識不能束之高閣,他們的才華更要扎根泥土。”團隊指導老師——山東理工大學合作發展處副處長李忠華的話語,道出了這場實踐的核心價值。此次實踐是山東理工大學深化校城融合、引導青年學子服務國家戰略的生動體現。山理工學子在小屯村種下的,更是智慧興農、科技富農的青春種子,讓理想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耿茹月 通訊員 蔡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