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連工業(yè)大學的官網(wǎng)上掛了個公告,公告大意是:服裝設計專業(yè)的李欣蒔同學,擬被開除學籍。
原因?公告里寫得挺“高大上”:2024年12月16日有“不當行為”,依據(jù)是校規(guī)里那條“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有損國格、校譽”。
這“不當行為”是啥?
1
時間得倒回去年12月。
當時CS2上海Major比賽正熱鬧,一位37歲的烏克蘭退役電競選手Zeus(江湖人稱宙斯),在自己的粉絲群里,分享了一段非常私密的視頻。
視頻主角正是他和一位中國女生,倆人臉都拍得清清楚楚。
最膈應人的是,Zeus還給視頻打上了侮辱性標簽——“Easy girl”(意思大家都懂,說女孩很隨便),配文更是充滿惡意:“中國女孩一天被征服”。
互聯(lián)網(wǎng)福爾摩斯們效率極高,很快扒出視頻里的女生就是大連工大的李欣蒔。
當時她才21歲,據(jù)說并非單身(有男朋友的);而Zeus這邊呢,被爆出已婚有娃(雖然他事后不承認)。
這段極其私人的視頻,就像被點了火的野草,瞬間在全球網(wǎng)絡瘋傳,妥妥地演變成了一場國際吃瓜盛宴。
七個月后,也就是今年7月8日,學校終于出手了——發(fā)布開除公告。
學校說,從今年4月開始,就各種想辦法聯(lián)系李欣蒔(直接找、寄信、留通知),結(jié)果都石沉大海,聯(lián)系不上。沒辦法,只好發(fā)公告了。
公告說了,如果9月7號之前李欣蒔沒來“申辯”,開除這事兒就板上釘釘了。
就在大家還在熱烈討論學校這波操作時,7月14日,Zeus總算在社交媒體上“道歉”了。他說自己“沒想過傷害任何人”,否認自己已婚,說視頻已經(jīng)刪了,還呼吁網(wǎng)友“停止仇恨”。
BUT! (重點來了)他緊跟著又發(fā)了一條,畫風突變:“我沒做錯任何事”,反過來還抱怨:“唯一倒霉的是那姑娘壓根沒提她有男友”。
好家伙,這哪是道歉?這簡直是“道歉聲明”里塞了個免責聲明!看得人直呼內(nèi)行,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2
這“鍋”,到底該甩給誰?學校開人開對了嗎?
大連工業(yè)大學這一紙開除令,直接把網(wǎng)友分成了兩派,吵得不可開交。
支持派覺得:李欣蒔的行為“助長了崇洋媚外的刻板印象”,讓中國女性在國際上又被貼標簽,學校開除她,是維護校規(guī)校紀的“基本操作”。
反對派的聲音也不小:很多網(wǎng)友覺得這事兒不對頭,認為至少有三點“槽”:
?? 校規(guī)執(zhí)行,看人下菜碟?
之前浙大那位犯強奸罪的學生,最后是留校察看;港大男生用AI制作女同學不雅照,也就得了個口頭警告。
怎么到了李欣蒔這兒,因為私生活問題(還沒違法呢),就直接祭出“開除”這個大招?
而且校規(guī)里那個“不正當交往”、“有損國格”,定義模糊得像團霧。都2025年了,還用“未婚性行為”這種老黃歷條款來判人“死刑”?是不是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 責任承擔,性別“失衡”太明顯!
泄露隱私視頻的始作俑者Zeus,人在國外,拍拍屁股啥事沒有,頂多被網(wǎng)友罵幾句,敷衍道個歉就完事兒了。
而視頻的女主角李欣蒔呢?學業(yè)中斷,社會性死亡,代價全讓她一個人扛了。
更諷刺的是,對比一下國內(nèi)某些涉及男性的類似事件(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南京紅老頭”),涉事男同胞好像也沒被這么往死里錘?這雙標,是不是玩得有點溜?
?? 程序正義?好像不太夠…
學校在“擬處分”階段,就直接把李欣蒔的全名大大方方掛在了官網(wǎng)上。這操作,被不少法律專家吐槽:涉嫌侵犯隱私權(quán)啊親! “
就算最后真要處分,是不是也該隱去姓名,給年輕人留條改過自新的路?
真正的“惡人”Zeus,仗著人在國外,法律一時半會兒夠不著他,逍遙得很。
要知道,惡意傳播他人隱私視頻,在國內(nèi)可是涉嫌觸犯《刑法》第364條“傳播淫穢物品罪”的!可惜,跨國追責,難度系數(shù)太高。
結(jié)果就是,搞事的人全身而退,被傷害的人卻要承擔所有。這劇本,怎么看都覺得憋屈。
3
當私人親密行為在數(shù)字時代被扒光圍觀,當個人選擇被無限上綱上線到“國家榮辱”,這事兒暴露的,是我們教育里一些根深蒂固的“BUG”。
看看這事件里的某些言論:“中國男生找外國女朋友是‘爭光’,中國女生找外國男朋友就是‘丟份兒’”… 這種陳年老醋般的雙標思維,該倒掉了!
真正的教育應該告訴孩子們:身體和感情的自主權(quán),跟對方是啥國籍一毛錢關(guān)系都沒有。尊重,才是兩性交往里唯一該有的“通關(guān)密碼”。
這屆年輕人得清醒認識到:任何被鏡頭記錄下來的私密瞬間,都可能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流通的“商品”,而且一旦流出,就像潑出去的水,想收?門兒都沒有!
學校、家長都得敲黑板:親密時刻,鏡頭面前,慎之又慎! 拍的時候有多嗨,出事的時候可能就有多慘。
還有就是,某些高校的校規(guī)校紀,該“打補丁”升級了。
那些帶著濃厚歷史烙印的詞兒,比如“有損國格”,是不是該拿出來重新掂量掂量了?
高校管理學生,手別伸太長,得搞清楚公共領(lǐng)域和私人空間的邊界在哪。校規(guī)要是跟《民法典》保護的隱私權(quán)杠上了,那很可能就是校規(guī)越界了。
作為家長,我們也應該進行一場教育觀念的“版本更新”, 與其像偵探一樣盯著孩子交啥朋友,不如想想怎么幫他們練就“金鐘罩”。
別等出事了才想起來要“談心”。平時擼個串、吃個火鍋的功夫,就能聊聊感情觀、交友觀,讓孩子知道,家里永遠是能說真話、能求幫助的“安全區(qū)”。
用“瓜”育人,效果更佳! 少點干巴巴的說教。網(wǎng)上熱點事件(比如這次),不就是現(xiàn)成的教材嗎?
跟孩子一起理性吃瓜,分析是非曲直,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比吼一百句“不準談戀愛”都管用。
尊重孩子情感選擇的同時,核心底線必須亮出來:甭管愛得多么死去活來,未經(jīng)對方同意的私密影像傳播,就是犯罪!沒得商量! 這條紅線,碰都不能碰。
學校,本該是教書育人、給人改過機會的地方。
大連工大這一紙開除公告,看似快刀斬亂麻,解決了學校的“面子”危機,但代價呢?是一個年輕人可能就此改變的人生軌跡。
而真正的始作俑者Zeus,依然在國外該干嘛干嘛,輕飄飄一句“我沒錯”之后,仿佛無事發(fā)生。
教育者的責任,難道不應該是拉一把、扶一程,引導迷途的年輕人找到正確的方向,而不是急著“清理門戶”撇清關(guān)系嗎?
真希望當下一次隱私泄露的風波再起時,不會有年輕人因為幾條模糊不清的校規(guī)而陷入絕境,也不會有學校再用“開除”這種終極手段來倉促應對。
好的規(guī)則,生命力在于包容和進化,而不是僵化地揮舞著懲戒的大棒。
這件事也給所有人提了個醒,交友要謹慎。因為,你不知道你對面的到底是人還是畜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