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仙還是沒忘了那幾架陣風,當著一眾國家的面,繼續上演“老仙精神勝利法”,說這次墜毀的戰機是印度自己故意墜毀的,為的就是取得我方戰斗機的電子特征,可沒想到,大話剛出口的莫老仙就發現,謊言剛出口就被拆穿。
近期,莫老仙繼續發揮阿Q精神特征,將自我滿足表現得,可謂是淋漓盡致。
2025年5月的這場空戰,全世界都看到了印度空軍的慘敗。當時,印度空軍出動了83架戰斗機氣勢洶洶地奔向了巴方,而巴基斯坦的42架戰斗機緊急升空攔截,雙方展開了極其激烈的空戰。
可莫老仙沒想到,開戰之初,印度的3架陣風直接被擊落,多架其他型號的戰斗機也被擊落。印度空軍的慘敗,根本就不是一場值得慶祝的所謂“勝利”。
但印度卻始終自認為是自己取得了勝利,印度官方對外宣布,其空軍截獲了一個巴鐵空軍電子信號,包括殲10C和梟龍戰斗機,以及霹靂15導彈的電子信號都被印度空軍給截獲。
按照莫老仙的說法,印度空軍還找到了巴鐵各個主力戰斗機和導彈的電子頻譜信號頻段,并進行了分析,為下一步印度空軍開展電子戰埋下了伏筆。
但問題在于,印度空軍的這個解釋真的能解釋得通嗎?印度以5架戰斗機“故意被擊落”,僅僅是為了換取殲10戰斗機的電子戰特征?
僅僅是從理論上看,這個說法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信息化戰爭奪取的就是制空權和制電磁權,任何的飛機、軍艦以及導彈都有其電子設施,比如雷達等設備,這些設備在工作的時候都會有對應的電子頻率出現。
如果而原理也非常簡單,就像我們平時煮飯用的微波爐,實際上就是極為簡易的“電子戰設備”,而軍用雷達作為更為復雜的電子戰設備,就如同成百上千臺同時正在工作的微波爐。
如果敵軍獲取了相關武器的電子頻譜,那么在下一次的軍事進攻中,敵人就能直接實施對應的電子干擾,讓各類武器成為“聾子”。
比如在海灣戰爭爆發初期,美國空軍出動數百架電子戰飛機,對伊拉克軍隊的防空導彈雷達和指揮中心實施了高強度的電子干擾。
失去雷達指揮后,伊拉克的防空導彈各自為戰,空軍戰斗機更是無法直接升空作戰,整個作戰呈現出對美軍一邊倒的態勢。
但印度具備這種能力嗎?很明顯,三個點就注定印度贏不了
第一點,印度軍隊沒有特別先進的電子戰設備,在此次對巴鐵的空襲進攻中,印度確實有預警機在后方引導和指揮作戰,但讓印度沒想到的是,巴方預警機的整體性能要比印度預警機先進很多。
Z D K 0 3預警機能指揮殲10C在200多公里的范圍外直接發射導彈,將印度的戰斗機給直接打下來,這就證明,印度的電子戰能力遠不如巴方,印度這個時候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這個借口連印度人自己都不相信。
二點,印度軍隊也不怎么了解霹靂15導彈的實戰能力。
霹靂15導彈直至末端才開機打擊敵軍飛機或導彈,印度的電子戰設備不可能在遠距離內直接獲取到霹靂15的電子頻譜。
第三點,殲10C和梟龍戰斗機的雷達本身就有抗干擾作戰能力,而印度的雷達只能獲取到殲10C和梟龍的低頻段探測數據,壓根不具備數據獲取和解讀能力,而且印度空軍沒有專業的電子戰飛機,既然沒有電子戰飛機,那印度空軍便不可能獲取到電子戰信息和雷達頻譜,這是最基本的事實。
退一萬步說,即便印度獲取到了巴鐵戰斗機的電子頻譜,印度也不會打贏,巴方可以隨時調整戰斗機的雷達頻譜參數,使原有的數據庫徹底失去作用。
而印度空軍的電子戰極其疲軟,從預警指揮到防空反導都出現致命問題,印度要想打贏巴鐵空軍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印度當局還是認清失敗的現實吧,不要再給自己的失敗尋找任何沒用的借口。印度只有和巴鐵和平相處,避免戰爭,南亞的穩定才能長期維持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