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精神謀殺"的人,
都有一個共同特征
文 | 霧滿攔江團隊
有些人,明明一整天什么都沒干,就感覺身心俱疲。
比如:
1. 白天被領導“順嘴一說”,晚上翻來覆去回憶那個語氣、那個表情,分析得比福爾摩斯還細,最后被自己的腦補勸到失眠。
2. 一次聚會,你說了一句話,別人表情一閃,你立馬回家復盤三天三夜。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是不是我哪里蠢了?——你自己一個人,把自己給判了死刑。
3. 總是覺得“我應該再完美一點”、“我早就該想到這點”,每一句“應該”,都是你給自己戴上的精神鐐銬,一步步把自己逼上墻角。
4. 你不是在談戀愛,你是在監測地震。對方情緒一變臉,你立刻進入備戰狀態,開始反省是不是自己哪句話說錯了,生怕下一秒就天塌地陷。
5. 選擇困難癥晚期:中午吃什么?這事能想半小時;要不要換工作?這事能想半年。糾結的不是選項,而是你根本無法承受后果,就怕一選擇,就萬劫不復。
這一切看似小事,但久而久之,就像水龍頭不關,點點滴滴,把整池人生都耗干了。
到底是誰在消耗你?
從心理機制來說,這種內耗,是你的大腦過度防御在作怪。
我們都有一個“原始警報器”——專門用來識別危險。但現代社會早沒了狼和虎,這個系統卻還在兢兢業業。
于是我們學會了未雨綢繆,提前焦慮,反復模擬最壞結局——以為這叫做聰明,其實是在自我折磨。
有人勸:“想開點”、“別想太多”、“別鉆牛角尖”、“自信點”——這些話當然沒錯,它們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我們需要調整認知,重建自信。
但這就像告訴一個落水的人“你應該游上岸”一樣,正確,卻忽略了最關鍵的一環: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游泳,或者已經沒有力氣了。
所以,真正的轉變,從來不是靠一兩句勸。
網上看到一個小林的例子。
小林是那種“人畜無害型好人”,誰找他幫忙都說“可以啊”,結果工作堆成山,自己累到脫相。
后來他覺醒了,看了幾本書,學了“課題分離”,終于鼓起勇氣,第一次對同事說了“不”。
按理說,挺成功的。換別人早該鼓掌了。
但小林的“戲”并沒有停——這個“不”說完,他整整一個周末都坐立不安,腦袋里無限回放當時的對話,越想越后悔。
“他是不是覺得我冷漠?”
“我是不是搞砸關系了?”
“下周見面多尷尬?”
他只是從“不會拒絕”進化到了“會拒絕”,但他還沒學會怎么和拒絕后的自己相處。
也就是說,他把腳從一個陷阱拔出來,卻又掉進了另一個坑。
(04)
為什么小林會陷進去?
因為他的自我價值感,依然是掛在別人的認同上。
他以為拒絕成功就能自由,結果只是換了種方式繼續內耗。
真正的自由,不是會拒絕,而是你拒絕之后還能心安理得,不內疚不后悔。
你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不被別人的皺眉打亂節奏,不被自己的小劇場拖進泥潭。
這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技巧,而是一個內在穩定的“精神地基”。
沒有這個地基,你做什么都像走在玻璃上,戰戰兢兢,隨時碎裂。
(05)
這種“穩”,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就活得很“穩”。
他是政治斗士,哲學大師,同時也是“倒霉蛋”專業戶:被皇帝流放、被好友背叛、被權力陷害,最后甚至被自己的學生——暴君尼祿,親自下令賜死。
但塞涅卡沒有崩潰。
被流放?他寫書。
家人去世?他寫信安慰自己。
被下達死亡命令那天,他沒躲沒藏,而是沐浴更衣,向親友告別,像辦儀式一樣走向死亡。
他命令仆人替他割開血管,一邊流血,一邊跟朋友聊天,平靜如常。
你以為他是鐵打的?不是。
他只是早就接受了一個真理:
——你無法控制這個世界,但你可以控制自己怎么看這個世界。
別人怎么對你、命運怎么對你,不在你掌控里。你唯一能握住的,是你的思想、判斷與選擇。
當一個人認清了“可控與不可控”的邊界,情緒就不會把他撕成碎片。
這不是“無情”,這是最高等級的“自我修行”。
(06)
所以,走出內耗,靠的不是壓抑情緒,也不是正能量灌雞湯。
而是一次深度的自我重建。
我們把這個過程,拆解為六重修煉,每一層,都是一次進階:
第一層:覺察層
——開始察覺“我正在內耗”,意識到自己陷入情緒漩渦,這是打破慣性循環的第一步。
第二層:分辨層
——追問:“是誰、什么事、哪個細節,引爆了我的反應?” 讓情緒從模糊走向清晰。
第三層:溯源層
——繼續深挖:“這件事為什么戳中我?” 找出背后的信念根源,比如怕被拒絕、怕不完美、怕失敗。
第四層:松綁層
——用理智松動那些老舊信念:“我非得完美嗎?”“最壞的結果真會毀了我?” 真相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溫柔。
第五層:重建層
——植入新信念:“我的價值不靠別人評價”“我可以不完美也值得被愛”,并找到情緒安放的方法。
第六層:整合層
——把這些新認知,練成習慣,內化成本能,外化為行動,讓內在真正穩如磐石。
這六層,是一條從內心出發的修行之路。
如果你一個人走,可能漫長又孤獨。但如果有專業引導、有同行者陪伴,這條路,可以變得輕松、清晰、高效。
這正是我們的「拒絕內耗訓練營」,想帶給你的東西。
幫你一點點,拆掉內耗的陷阱,讓你真正活得清醒、自在、穩重、安寧。
從此不再為別人的一句話焦慮一夜,不再為一次選擇焦頭爛額。你的能量,將不再被內戰消耗,而是流向你真正熱愛的、值得你去創造的人生。
「拒絕內耗」訓練營
認知大學堂第12期
1
從碎碎念到“穩住核心”
循序漸進,一層層拆,從“我到底怎么了”→“這事事怎么回事”→“我該如何轉變”→“我如何重建內在秩序”。
2
霧滿攔江的「推心置腹」
每周抽出一天,解答你人生困惑。
3
AI 的「一路溫情陪伴」
訓練營中,AI會一路陪伴您。不評判、不打擾,只陪你一起松一口氣,建立與內在世界的和平連接。
掃描圖中二維碼報名吼,
記得添加客服(見海報詳情頁)
7月15日18點正式開營!
1
從0到1打造你的穩定內核
加入本期【拒絕內耗】訓練營,你將學到:
1、從混亂到清明的自我梳理法:
循序漸進,一層層拆,從“我到底怎么了”→“這事事怎么回事”→“我該如何轉變”→“我如何重建內在秩序”。
2、情境式修煉的穩定之道:
在親密關系、職場困境、自我懷疑等高壓場景中訓練應對力,真正做到“不再被情緒劫持、不再自動內耗”。
3、拆除“越想越糟”的認知陷阱:
打破思維循環、拖延焦慮與完美主義牢籠,掌握“腦內斷電術”,讓大腦安靜下來,恢復專注與活力。
4、看穿內耗根源的“情緒顯微鏡”:
識別自我攻擊、過度反思、討好型疲憊等常見內耗模式,學會用覺察代替苛責,把情緒從敵人變成線索。
5、精力管理的高效路徑:
區分“值得花力氣”的事與“消耗心神”的噪音,建立能量守恒邊界,做真正重要的選擇,而非疲于奔命。
6、「AI 陪伴」專屬功能:
訓練營中,AI會一路陪伴您。不評判、不打擾,只陪你一起松一口氣,建立與內在世界的和平連接。你不是一個人面對內耗,我們用“智能傾聽”做你穩定的情緒錨點。
2
霧滿攔江的「推心置腹」
霧老師會在每周抽出一天解答大家的提問。
霧老師將結合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和悟道模型,給廣大霧友一些建議,一起洞穿問題背后的本質。
有些問題是情緒性的,被我們情緒所迷惑;有些問題是利益相關的,需要堪破其中的迷局。這里你能收獲霧老師的親筆指導,直達問題的本質,獲得一針見血的方案。
霧老師曾在小紅圈里已經回答了1600多個問題,獲得1萬多贊。每個問題,霧老師都很珍視,往往會回復1000字左右,有時超過3000字,相當于一篇公號文章的體量。
3
互相賦能的學習社群
我們認知大學堂是以“微信群+小打卡App”的方式呈現。
在微信群里,大家各抒己見,互相鼓勵學習。
有些優秀的學員,他們也會在群里提供專業的知識和滿滿的干貨,讓不少同學受益匪淺。
拒絕內耗,不代表逃避問題,而是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將寶貴的精力投入到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
那些看起來輕松自如、游刃有余的人,并非沒有煩惱,而是他們早已掌握了拒絕內耗的秘訣——這正是你快速理清思緒、高效行動的關鍵!
這套「拒絕內耗訓練營」,濃縮實戰經驗,直擊內耗痛點,是你擺脫困擾、高效生活的加速器。
精神內耗不會自己消失,它只會不斷消耗你的能量和時間。
心動的寶子,歡迎您的加入,咱們一起告別內耗,贏回掌控!
掃描圖中二維碼報名吼,
記得添加客服(見海報詳情頁)
7月15日18點正式開營!
以下是前11期學員的評價,
有沒有什么地方戳中你的?
煮煮同學:
通過這4周的訓練打卡,我感覺最大的改變就是自己的心情改變了很多。因為我本來是一個比較容易被情緒牽著走的人,經過這四周,我感覺對于自己情緒的穩定性和對他人情緒的包容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當我認認真真地閱讀每天課程內容時,我就會發現我的認知盲點又多補上去了一塊拼圖。這種感覺很奇妙,一天天下來,打卡這個事情不再是負擔,反而成了每天的期待,因為我知道我又可以在我的拼圖上再加一塊。
當我看見了情緒的存在,也看見了情緒背后的訴求,就會產生一種理解。這種理解會讓原本可能出現的溝通對抗轉化為合作共贏的趨勢。
喻方波同學:
這一季,我的收獲有很多,最主要的應該是以下幾點:
一是我整體上盡心盡力地完成了本季度的所有作業,這個過程其實也是不斷地探索、梳理自己內心的一個過程,通過進一步的梳理,我的心靈獲得了進一步的成長,取得了自己現在還表述不清楚但確實能感受到的進步。
二是我和家人的關系更加融洽了。以前我對父親的行為各種看不慣,經常發生爭執,有次老霧說“因為他是拉車的,你是坐車的,坐車上的人當然可以指責拉車人的姿勢不夠優美”,漸漸地,我對父親多了一些理解和尊重,很久沒有發生過本來就毫無必要的爭執了。
三是通過這一季的學習和思考,我對人類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整體上,人類就是一個相對卑微的存在,只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存在,大家拼盡全力才能獲得一點生存資源和生存空間,而為了一些也許并沒太大價值的東西,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獻出我們的時間、精力、生命以及一切…既然如此,我們必須盡可能地創造出更多更有價值、更美好、更快樂的東西,才能不負生命,不負時光。
立道同學:
在認知大學堂,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大學堂里藏龍臥虎,高人眾多。像打了雞血一樣每天激情澎湃的喻方波班長,言必切中要害的趙子虎班長,條理分明、言詞雄辯的苔籟學委,聲線優美、積極上進的如意虎,能把任何話題瞬間轉成幽默風趣的露露,冷峻沉靜、言簡意賅、直指本心的陳偉宏師兄,經歷豐富、說理透徹的涼眉英語,意志堅定、見地獨到的方頭,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感覺還不錯,古道熱腸、演講一流、文字細膩的Julia(朱莉婭),善于總結、言簡意賅的陽光阿梅,還有阿美、何小吱、霧中的小煙斗、楊志強、郭果、自然、莫負恩、惠風和暢、Lanne、香草、蝸的天……太多太多了!
春天里同學:
加入大學堂,是我這一生做的最正確的選擇,沒有之一。這段時間的時間,收獲了太多,也改變了太多。當時是奔著可以直接向霧老師提問來的。因為我知道我的問題,我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解決不了,我必須找到一個高手。事實證明我是對的。跟霧老師溝通過幾次之后,我的世界活了起來。這之前,我的思想,我的世界,我眼里所有的東西,都是僵死的,固化的,不變的。現在我知道所有的東西都是動態的,變化的,發展的。有了這樣動態的認知,我就知道自己也要不斷的變化。一個人,當他知道,要隨著外界的一切變化的時候,他的生活就變得輕松起來。
牽著蝸牛去散步同學:
沒進入大學堂之前,不懂自己,也不懂別人,看任何事物都是“懵懵噠”,就是感覺有一層厚厚霧遮住了自己的心,遇到任何問題感覺不對勁或者不爽,會出現情緒失控,以自我為中心。現在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情緒,有的時候很好的控制住了,有的時候還是會失控,那一刻能感覺到自己好像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控制好自己騎的“那匹馬”。有時候能看的懂別人,有的時候看不懂。現在在職場的時候感覺很神奇,以前別人怎樣都看不懂,看到任何事情自己的思維都猶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點點的波浪,現在看到別人說話或者做事的時候自己能看的懂一些了。
莫負恩天然谷同學:
在沒有加入大學堂前,我讀了霧老師的公眾號也3年了,不知道究竟是怎樣一個學習的方法。開班后,完全沒想到這種問答式的學習方式,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學習模式,開始有點納悶,但馬上轉為一百個喜歡,這種學習方式我必須用偉大來形容。為什么,他就向老師說的,這個學習的過程,其實是在做一個大腦結構化、內化,原先我們心里有很多東西,可能這些概念思想體是不成體系的,或者讓他們自己成為體系,就好像一個房間沙發靠墻那個門口讓開,能變得窗明解凈,那么一種修心也是讓我們腦子里的思維變的靈活。這地方能夠很好的觀察這個世界,觀察自我。真是偉大!
清淺同學:
感謝大學堂同學們還有霧老師,這一季度結束了,我感到非常的不舍,不舍這么好的平臺,不舍這么好的智慧。群里總是會有許多優秀的人毫無保留、敞開心扉的分享自己的經驗。謝謝群里的每位同學,我們在一起收獲了很多。學習期間也得到了霧老師很多點評,有的像春風,治愈心靈,有的像春刀,讓我警醒。但對于我來說,春風、春刀都是愛,這一切讓我醍醐灌頂,讓我成長。霧老師像一座燈塔,讓我明白越分享,越美好。
想拿回自我掌控的霧友,
想拒絕情緒內耗的霧友,
現在即可報名【拒絕內耗】訓練營
第12期原價499元/月,
限時優惠199元/月
看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有意向參加的學員,
現在報名,
即可獲得免費向老霧提問的福利
7月15日18點正式開班建群,
報名成功后,務必添加客服微信!
(掃碼上方海報,見文末)
報名人數較多,客服回復較慢,
請耐心等待哦。
(*本文配圖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