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特朗普送來的“戰(zhàn)書”,巴西總統(tǒng)盧拉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是堅決采取反制措施,另一方面與中國立刻簽重要協(xié)議,目前的局勢都在盧拉掌控內。
7月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向巴西發(fā)出“經濟戰(zhàn)書”,8月1日起對所有巴西產品加征50%關稅。短短24小時內,巴西總統(tǒng)盧拉強硬回應“不接受任何國家控制”,同時巴西交通部高調宣布,與中國簽署“兩洋鐵路”合作備忘錄。這一連串動作絕非巧合,看得出來,盧拉的“反制組合拳”,早已在戰(zhàn)略棋盤上悄然布局。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直指巴西經濟命脈。作為美國第二大農產品供應國,牛肉、大豆等占比超30%,50%關稅將重創(chuàng)巴西出口,本質是以經濟脅迫鞏固“美國優(yōu)先”霸權。
但盧拉政府早已預判風險,此前在2018年,特朗普就對巴西鋼鋁加稅,導致巴西對美出口驟降15%,迫使巴西接受配額妥協(xié)。而且美方多次污蔑中國在拉美基建為“地緣滲透”,尤其針對中企控股的秘魯錢凱港(南美太平洋門戶),企圖切斷中拉物流鏈。對此盧拉早有反制準備。
7月8日中巴簽署的鐵路備忘錄,實為盧拉應對美國霸權的“破局之棋”,其戰(zhàn)略縱深遠超經濟層面:
其一是打破美國海運霸權鎖鏈,替代巴拿馬運河,當前南美貨物經巴拿馬運河至亞洲需35-40天,且運河長期受美控制,特朗普揚言“重新接管”。兩洋鐵路直連巴西大西洋港口與秘魯錢凱港,將物流時間壓縮至23-28天,成本大降。同時避開馬六甲風險,南美礦產(鐵、銅)、農產品可繞開美控航道,直抵亞太市場,徹底擺脫“航道政治訛詐”。
其二是重塑南美地緣權力結構,鐵路貫穿巴西腹地,東起伊列烏斯港,西至秘魯,串聯(lián)巴西在建的 “東西一體化鐵路”(FIOL),激活內陸經濟帶,推動南美從“沿海依附型”轉向“陸海聯(lián)動型”發(fā)展。而且繼巴西加入金磚擴容、盧拉訪華推動本幣結算后,鐵路項目將綁定中國資金技術(國鐵集團牽頭)、巴西資源、俄羅斯安保力量(亞馬遜流域維穩(wěn)),形成抗美“鐵三角”。
其三是工業(yè)自主與生態(tài)話語權雙贏,該項目由中國鐵路經濟規(guī)劃研究院與巴西Infra S.A.聯(lián)合研究,中方輸出高鐵、雨林軌道技術,助巴西突破基建瓶頸。而且巴方成功否決穿越亞馬遜雨林的原方案,改道南部阿克里州,既避生態(tài)敏感區(qū),又強化對原住民政策主導權,堵死美方“環(huán)境人權”指控,讓美方反制的機會也沒有。
兩洋鐵路并非臨時起意,其實是盧拉布局十年的“去美國化”工程,2014年,中巴秘首次提出計劃,但親美政府博索納羅上臺后擱置。2023年盧拉再執(zhí)政,火速重啟項目,2024年錢凱港開港(中遠控股),2025年4月中國技術團赴巴勘測,5月盧拉訪華敲定合作框架。 而且備忘錄簽署的時間點也很巧妙,7月8日,刻意選在特朗普關稅威脅前1天公布,彰顯盧拉“以攻代守”的主動權。
盧拉以兩洋鐵路硬剛特朗普關稅,本質上,是南美首次以大陸級基建為支點撬動美國霸權。若項目成功,巴西將躍升為跨太平洋貿易樞紐,對沖美國市場依賴,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打通美洲動脈,人民幣結算圈向南美腹地延伸,全球南方國家目睹“經濟脫美”可行路徑,加速多極化革命。這場博弈印證了,當舊霸權舉起關稅大棒時,新興力量正用鋼軌鋪就新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