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雙重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表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在養娃的過程中,那真是啥問題都能碰上。要是發現自己17歲的娃偷錢,還屢教不改,那感覺就像平靜的湖面突然被扔了個大石頭,心里那焦慮的漣漪啊,一層接一層。這時候該咋開導孩子呢?
首先啊,得冷靜下來找找背后的原因。好多家長一發現孩子偷錢,第一反應就是火冒三丈,忍不住就想罵孩子。發火之前,咱先讓自己消消氣。17歲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啦,偷錢肯定是有原因的。說不定是在學校看別的同學有啥東西,自己也想要,又不敢跟咱說;也可能是社交的時候,為了融入集體得花錢。之前有個17歲的男孩,老偷家里錢買游戲裝備。后來才知道,他身邊同學都玩這游戲,裝備還好得很,他為了能跟大家有共同話題,才這么干。咱得心平氣和地跟孩子嘮嘮,了解他們心里咋想的。
其次呢,得給孩子好好上上課,講講正確的金錢觀。好多時候,孩子偷錢是因為對錢沒啥概念。他們不知道錢是辛辛苦苦掙來的,也不曉得偷錢這事有多嚴重。家長可以從生活小事入手,讓孩子體驗賺錢有多難。比如說,讓孩子來次家庭大掃除,然后給點報酬。讓他們知道,得付出努力才能拿到錢。同時得跟孩子說,偷錢是不道德的,會傷害別人,自己也會陷入麻煩。可以給孩子講講偷錢導致嚴重后果的故事,讓他們從故事里明白道理。
再次,要和孩子一起定個零花錢計劃。17歲的孩子有消費需求了,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定個合理的零花錢計劃。跟孩子一起商量,每個月要多少零花錢,這些錢能用來干啥。定計劃的時候,得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們有參與感。這樣孩子會覺得被咱信任了,也會更珍惜零花錢。比如每個月給孩子200塊零花錢,買文具、零食啥的都從這里面出。要是孩子想買超預算的東西,就得自己省零花錢或者多做家務來賺錢。
得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鼓勵。孩子保證不偷錢了,家長就得信他們。別老懷疑孩子,動不動就翻孩子東西。這會讓孩子覺得咱不信任他們,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相反,孩子有正確消費行為的時候,家長得趕緊鼓勵。比如孩子用零花錢買了本好書,家長就得夸孩子做得好,讓孩子知道自己做對了。
當17歲的孩子偷錢屢教不改,家長別慌。冷靜分析原因,正確引導教育,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用愛和耐心陪著孩子成長,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里改掉壞毛病。畢竟每個孩子都會犯錯,重要的是咱們咋引導他們走上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