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鍇:執畫筆傳承藝術薪火,以匠心培育美育新苗
徐鍇,這位自少年時期便與畫筆結緣的青年藝術家,從國畫臨摹的啟蒙到油畫創作的深耕,從墻繪工作室的創業實踐到美術教育的薪火相傳,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執著,在藝術的道路上篤定前行,不僅書寫著個人的藝術成長史,更以實際行動為藝術傳承與教育事業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一、藝術啟蒙:從國畫臨摹到油畫探索,萌芽初綻
談及與書畫藝術的結緣,徐鍇的思緒瞬間回到小學五年級。那時的美術課,是他最期待的時光。他尤其鐘情于國畫,以工筆創作見長。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繪畫大師徐悲鴻筆下的馬,雖為黑白,卻仿佛帶著萬鈞之勢向自己奔來,那種栩栩如生的真實感深深震撼了他。“當時想法很簡單,覺得自己也能畫出來,便開始臨摹。”徐鍇回憶道。然而,臨摹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無論他如何努力,筆下的馬都難以復刻徐悲鴻畫作中的神韻。令人驚喜的是,班主任對他的臨摹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并鼓勵他參加學校書畫比賽。不久后,他臨摹徐悲鴻的馬不僅在學校展出,還榮獲一等獎。這次經歷,如同一顆火種,點燃了他內心對美術的熾熱渴望,也讓他堅定了成為畫家的夢想。
初中一年級,一位新美術老師的到來,成為徐鍇藝術生涯的關鍵轉折點。此前,徐鍇在小學一直專注于國畫創作,而這位老師擅長西畫。老師的畫作,即便只是黑白的素描,卻展現出驚人的立體感與真實感,讓徐鍇為之著迷。他迫不及待地向老師請教,由此第一次聽聞“素描”這個名稱。回到家中,他便向父母表達了學習素描的強烈愿望。在父母與學校的支持下,徐鍇跟隨這位老師踏上了西畫學習之路。
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向他展示了眾多油畫作品,那些如照片般逼真、仿佛能將人帶入畫中世界的油畫,讓徐鍇深深沉醉。從此,他對油畫的熱愛愈發濃烈。高中時期,他毅然選擇藝術班,并憑借努力考入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在大學的學習中,他臨摹了達芬奇、塞尚、莫奈、梵高 等國外大師的作品,深入研究畫面骨架、形體設計、光感、色彩骨架、色彩構成、質感等要素,逐漸形成了自己追求細膩、注重真實感的藝術風格。
二、創作理念:情感注入,讓作品煥發靈魂
徐鍇的作品常常以攝影照片為藍本,通過對畫面結構的改進,強化光感與質感,賦予作品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他看來,一幅好的畫作應該具有靈魂,而情感的注入則是賦予作品靈魂的關鍵。
以作品《煙雨江南》為例,徐鍇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在畫面結構上,他精心設計,將畫面中間點往左邊2厘米確定為中心點,并以此向兩邊構圖。道路盡頭的彎曲設計,巧妙地引發觀者對畫面后方的遐想;老舊墻面的色彩運用,生動展現出江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紅色燈籠的點綴,為畫面增添了喜慶氛圍;朦朧的畫面效果,精準地描繪出江南細雨蒙蒙的獨特景致;云層中若隱若現的黃色,更是形象地表現出細雨將停、陽光欲現的微妙時刻。而撐傘女人這一形象的后期添加,成為了整幅畫的點睛之筆,讓畫面瞬間充滿活力,賦予作品靈魂。
當靈感匱乏時,徐鍇有著自己獨特的解決方式。他會走出工作室,走進大自然,用心觀察世間萬物,感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歸來后,他還會反復觀摩大師作品,從中汲取創作靈感,尋找新的創作方向。
三、藝術風格:堅守學院派,探索傳統與現代的平衡
徐鍇將自己的書畫風格定義為注重視覺效果,帶有明顯的學院派特征,而這也正是他所堅持和喜愛的。在臨摹名家作品的過程中,他深刻感受到大師們在創作時傾注的情感,這讓他更加堅信,一幅優秀的畫作必須融入創作者的情感。
在傳統書畫技法與現代藝術理念的融合上,徐鍇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藝術是相通的,就如同音樂有節奏,繪畫也蘊含著獨特的節奏。無論是傳統技法還是現代藝術,都離不開“好看”二字,而這里的“好看”需要從多個角度去審視和理解。他在創作中不斷探索,力求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讓作品既能展現傳統藝術的韻味,又能體現現代藝術的創新。
四、藝術傳承:以教育為橋,以展覽為窗
在書畫藝術的傳承和發揚方面,徐鍇積極行動,做出了諸多努力。畢業后,他先是創業開設墻繪工作室,用畫筆為城市增添藝術色彩。而后,他選擇開辦畫室,投身美術教育事業,致力于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素養。
在畫室的教學中,徐鍇不僅教授繪畫技巧,更注重激發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愛和創造力。他根據孩子們不同的年齡和繪畫基礎,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鼓勵孩子們大膽想象、自由創作。他常常向孩子們講述藝術大師的故事,展示優秀的藝術作品,帶領他們領略藝術的魅力。在他的悉心教導下,許多孩子從對繪畫一無所知,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立創作、表達自我的小畫家。
此外,徐鍇一直在尋找時代性的標志,試圖用更直接、更實在的畫面來表達時代特色。他計劃創作一系列反映時代風貌的作品,并舉辦個人油畫展。“我希望通過這些作品,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國家人民使用過的東西、擁有過的事物以及曾經存在過的文化。”徐鍇滿懷期待地說。他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與時代的緊密聯系,推動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五、未來展望:深挖歷史文化,創作時代印記
對于未來的藝術創作,徐鍇有著清晰而明確的計劃。他表示,接下來將深入挖掘我國的歷史文化,以情感為紐帶,創作出更多展現我國現存或已消失的時代性標志的作品。
他希望通過這些作品,記錄歷史的變遷,傳承文化的脈絡,讓藝術成為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他深知,這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但他依然充滿熱情與信心。“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用畫筆描繪出更多有深度、有溫度的作品。”徐鍇堅定地說。
從國畫到西畫,從學生到老師,從創作者到傳承者,徐鍇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成長。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對教育的無私奉獻,對傳承的堅定信念,不僅成就了他個人的藝術人生,更為書畫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期待著徐鍇能夠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培育出更多藝術人才,在藝術的廣闊天地中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
藝術簡歷:
徐鍇 青年藝術家,2008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藝萊墻繪工作室、龍游一起畫藝術培訓有限公司主理人。
徐鍇墻繪作品《天地精華-黃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